距離產(chǎn)生美,很多時候,我們距離遠一些更能發(fā)現(xiàn)美。這應該就是語文書里所說的“只緣身在此山中”了吧。
很多時候我們身處美景中而不自知,幸好,我們可以站得遠一些,再遠一些,好好欣賞。為了欣賞到最美的景色,有人不惜上到高空去欣賞。
日前,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組航拍到的地球各地夜景,各地的夜景星光璀璨,漂亮得不像地球,至少不像你每天在其中生活的地球。
地理好的同學應該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哪些地方的夜景。據(jù)網(wǎng)友辨認,航拍的地方有:美國東南部,美國西海岸,歐洲和北非、中東部分區(qū)域,歐洲西部(左邊黑海、右邊里海),南非,南美洲南部,巴西東部,中東波斯灣,阿拉伯半島(左邊紅海右邊波斯灣)。大中國在哪里,大家好好找找。
大家下面看到的圖片是被人類文明打扮裝飾過的美麗地球,NASA 還曾經(jīng)公布過地球的素顏照,我們來對比看看。
地球的素顏照,有點丑,樣子有點變形,甚至有些像土豆,像地瓜,這真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從太空看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球體,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圓球。事實上,赤道周圍也因此向外隆起,形成一個“備用輪胎”結(jié)構(gòu)。事實上,地球的兩極長度比赤道要短,因此也沒辦法形成球體。地球的極半徑是 3949.99 英里(6356.89 公里),而赤道半徑是 3963.34 英里(6378.38 公里)。
為什么地球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橢圓”或者“圓形”的樣子?因為它不僅要繞著太陽公轉(zhuǎn),同時還要自轉(zhuǎn),地球的表面既有陸地,又有水,為了保持內(nèi)部的引力平衡,各方“爭斗”下,就長成了這個怪模樣。
NASA非常熱衷于各種與“地球”相關(guān)的工作,尤其是積極尋找“另一個地球”。今年7月份,NASA天文學家確認發(fā)現(xiàn)首顆位于“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號為“開普勒-452b”)。
“宜居帶”(habitable zone)是指行星距離恒星遠近合適的區(qū)域,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恒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能夠維持液態(tài)水的存在。
目前,“開普-452b”的質(zhì)量和組成還不清楚,根據(jù)之前的研究推測,像這樣體積的行星是巖石行星的可能性較大,還可能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大量的水,還很可能至今仍然有活躍的火山活動,和地球的情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2023-10-11 11:10
2021-07-02 13:42
2021-06-17 13:44
2021-05-12 10:58
2021-05-11 14:47
2021-03-10 07:48
2021-02-20 08:24
2021-02-05 09:09
2021-01-26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