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正式從特拉維夫搬遷至耶路撒冷。而在搬遷的當日,巴勒斯坦各抵抗組織和民眾云集以色列封鎖線外,持各種土制武器對封鎖線展開了沖擊,其中不乏我們常在中東地區(qū)見過的簡易爆炸物、燃燒瓶等老面孔。
而在以色列軍警反擊的畫面當中,有一樣新物件格外地引人注目:那就是向巴勒斯坦抗議者后方投擲催淚彈的以色列旋翼無人機。
圖為剛釋放催淚彈的以色列旋翼無人機。
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在敘利亞戰(zhàn)場見識到了投擲“羽毛球炸彈”的改裝型民用旋翼攻擊無人機,并為其取得的戰(zhàn)果所驚艷:在最為著名的那段,由“伊斯蘭國”發(fā)表的宣傳視頻中,一顆羽毛球炸彈從旋翼無人機的視角穩(wěn)穩(wěn)落下,精準掉進了敞開的M1A1坦克炮塔艙蓋,直接摧毀了這輛價值昂貴的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
而執(zhí)行攻擊的無人機,僅僅是一架價值剛剛破千美元的DJI民用旋翼無人機。那么問題來了:諸如“伊斯蘭國”這樣的極端武裝使用市售的民用無人機來改為軍用產品,那么正規(guī)軍警能否如法炮制?
圖為DJI“經緯”M-600無人旋翼機。上圖投擲催淚彈的以色列無人機即為該機改造。
很明顯,在創(chuàng)新上一直走在全世界前列的以色列軍警部隊率先交出了答卷。經過筆者研判,以色列軍警在當日共出動的三款旋翼無人機,均來自中國深圳的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八旋翼,一次投擲八發(fā)催淚彈的機型是從DJI“筋斗云”S-1000改造而來的,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1千克;本文題初的圖中機型則是DJI“經緯”M-600,其最大起飛重量稍大于前者,達到15千克,二者均是攜帶多發(fā)催淚彈進行空中投擲;而稍小的DJI“經緯”M-100起飛重量僅有3.6千克,使用時下掛一個催淚氣瓶直接開閥噴灑。
圖為無人機拋灑催淚彈后人群的逃避效果。
而從當日巴勒斯坦人群的聚散情況來看,這種“天降催淚彈”的新型戰(zhàn)術效果顯然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使用槍榴彈發(fā)射器進行催淚彈投擲的戰(zhàn)術:使用無人機投擲催淚彈除了在射程和射角方面要遠比槍榴催淚彈靈活之外,從天而降的催淚彈不會像傳統(tǒng)火藥武器發(fā)射那樣有過大的聲響,造成驚慌推搡的傷亡幾率會降低——但與此同時,從空中拋灑的催淚彈卻有更大的催淚瓦斯覆蓋面積,在“驅離”而不是“滅殺”的方面顯然更符合諸如以色列國防軍這種用戶的實際需求。
圖為被敘利亞政府軍繳獲的“伊斯蘭國”的無人機,大量的DJI消費級無人機是其中堅。
后世倘若有歷史學家研究消費級無人機“民轉軍”的歷史,那么他一定會以以色列國防軍的“改裝DJI”作為有和無之間的拐點——在這之前,諸如中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等單位也應用過DJI消費級旋翼無人機進行海洋取樣、戰(zhàn)場偵察等任務,但這些顯然都不是實戰(zhàn)任務;“伊斯蘭國”和敘利亞反對派也大量使用類似機型,但它們不是正規(guī)武裝。
而僅僅是在“筋斗云”無人機的模塊化接口上安裝了一個“拉火線”的投彈裝置,就大大改變了以色列軍警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戰(zhàn)場格局:以軍可以在大老遠就使用無人機投擲催淚彈驅散人群,不必等到巴勒斯坦人挨到跟前——僅此一條,就可見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對正規(guī)軍如“脫胎換骨”般的意義了。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