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通訊社報道,近日敘政府軍在敘利亞西南部的杰貝勒·謝赫地區(qū)上空,攔截并擊落了一架“特殊”無人機。它的特殊之處并不在于機型或產地,而是這架無人機所搭載的武器,恰恰就是目前國際普遍禁用的集束炸彈。
眾所周知,集束炸彈又稱“子母彈”,它是將幾十枚,甚至數(shù)百枚小型炸彈集中在一個彈體中,投放后在空中分解并散布到廣泛的區(qū)域內,不僅威力大,而且未爆彈頭給該區(qū)域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非常高。
比如據國際紅十字會在日內瓦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從1965年至今,全球共有4億多顆集束炸彈使用在了不同國家,而它們其中竟然有30%都未爆炸,因此這些散布較廣的子彈頭,就像地雷一樣給該地區(qū)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脅。
另外,因為集束炸彈的殺傷面積太廣,所以其誤傷率也非常高,據說美軍在越南以及伊拉克曾大面積使用過的集束炸彈,在擊毀目標的同時,往往也會造成大量的無辜百姓傷亡。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2008年5月30日,全球就有111個國家在柏林簽署了《集束炸彈公約》。該條約規(guī)定:所有簽約國不僅要在8年內銷毀所有集束炸彈,而且還要禁止簽約國繼續(xù)生產并使用這種武器。
不過有意思的是,目前全世界仍有7個國家未簽署該條約,其中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西。但如今在敘利亞發(fā)現(xiàn)的集束炸彈,來自哪里卻不得而知。
那么話說回來,本次被敘軍發(fā)現(xiàn)的集束炸彈到底來自哪個國家呢?其實,由于本次無人機襲擊的目標是敘政府軍,因此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該集束炸彈必定來自美國或以色列等西方國家,比如敘軍特種勤務部隊在拆除該炸彈的同時,敘情報機構也發(fā)布消息稱,他們在周邊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小型軍火庫,其中存儲有用以色列技術生產的大量武器裝備和彈藥。借此就可以看出,敘軍似乎已經確定了該國際禁用武器的來源國。
然而,事實卻不一定如此。比如去年外媒有一段報道,大概意思是說中東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用火箭彈改造的特殊小型集束炸彈。一發(fā)這樣的火箭彈中包含35顆子彈藥,而每個子彈藥中又有1400枚鋼珠,如果將火箭彈拆開,非法武裝馬上就可以拿到35顆集束炸彈,隨隨便便就可以掛在無人機上使用。
綜上,一般集束炸彈都重達幾十,甚至數(shù)百公斤,普通無人機根本無力掛載。更何況非法武裝改裝的簡陋型無人機,它的載荷最多也就幾公斤左右,如果要懸掛制式集束炸彈肯定是很困難的。
因此,敘軍發(fā)現(xiàn)的小型集束炸彈很有可能是改造而來。總之,雖說無人機出現(xiàn)在敘西南部靠近以色列,但集束炸彈來自哪里還真不好說。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