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架橋側(cè)翻現(xiàn)場的慘烈令全國人民震驚。導(dǎo)致悲劇的罪魁禍首,是一輛載有6扎鋼卷、總重176噸的貨車。事故之后,貨車超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全國開展治超行動。而超載車輛則絞盡腦汁躲避打擊,甚至跨省打起了“游擊”。
在無錫塌橋事故之前,拖著滿車鋼卷的大貨車,在高速高架來往穿梭是常態(tài)。
事故發(fā)生之后,無錫展開了限超治理,于是畫風(fēng)突變。
超載現(xiàn)象不僅僅存在于無錫,一場全國范圍內(nèi)的治超行動開始了。在山東與河北交界處,聊城交警連續(xù)四天查獲50輛超載100%的大貨車,
而為了超載,貨車司機想了不少辦法。
貨車司機為了躲避檢查變造號牌,還在省界處和交警捉起迷藏,每當聊城交警檢查,貨車就躲在河北境內(nèi)。但這次,他們在無人機下現(xiàn)了原形。
有在馬路上排起長龍,等風(fēng)聲過去的,而且還不止這一條路。有隱藏在村莊里的。以及高架橋底下的。
在無人機下,超載貨車無處可藏 。對于這些貨車,附近村民也怨聲載道。
交警對查獲的貨車司機當場進行了罰,并扣押了貨車,對貨物進行轉(zhuǎn)運。
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也就是湖南茶峒和重慶秀山交界處,有一座無名小島。解放前,這座島嶼既不屬于湖南,也不屬于貴州和當時的四川,每當群眾矛盾沖突激烈時,他們便相約到島上械斗,三地的官府都不過問,“三不管島”由此得名。治理超載也和這個一樣,最怕的就是各地域、各部門“都管”,和“都不管”,各自的轄區(qū)和職責(zé)范圍一定要“不重”、“不漏”。如此,當山東的超載車輛跑到河北的時候,山東警方就可以呼叫:“河北交警,收到請回答!收到請回答!”
2025-09-12 11:26
2025-09-11 10:39
2025-09-11 10:31
2025-09-09 10:49
2025-09-03 14:07
2025-09-02 22:05
2025-09-02 22:04
2025-09-01 16:20
2025-09-01 16:19
2025-09-01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