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武器可以說是時下最受關注的新概念武器,以DF-17為代表的高超音速導彈打破了傳統(tǒng)反導體系的防御上限,讓美國尤為焦慮,因此如何防御高超音速武器也成了美國的頭等大事。
在翻箱倒柜之后,很多此前驗證過的項目一一登場,其中就包括無人機反導預警。
所謂的反導預警無人機并非是什么高大上的新機型,而是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tǒng)部門(GA-ASI)與美國導彈防御局(MDA)合作的一個項目。
2011年, MDA表示有興趣利用MQ-9及其搭載的MTS-B(多光譜瞄準系統(tǒng)B型)傳感器來測試對彈道導彈的探測搜索能力,并引導“宙斯盾“反導艦發(fā)射標準-3導彈進行攔截。
MTS-B包括短波和中波紅外波段,理論上最適合跟蹤導彈的發(fā)射和火箭發(fā)動機的燃燒信號。
GA-ASI和MDA利用前者研制的MQ-9“死神”無人機為平臺,將MTS-B升級至MTS-C,增加了無人機探測長波紅外線(LWIR)的能力,從而使其具備在遠距離上跟蹤和瞄準上升段彈道導彈目標的能力。
反導預警型MQ-9的外形也非常與眾不同,為了增加前向視野,MTS轉塔安裝位置從機頭正下方改成了斜向前方伸出,猶如科幻電影中異形的口器一般。
在2016年6月26日至28日,美日韓三國在夏威夷近海舉行的代號為“太平洋龍”的導彈追蹤演習中,兩架由GA-ASI MQ-9“收割者”改裝的先進傳感器測試無人機在考艾島太平洋導彈靶場參加了彈道導彈跟蹤測試。
演習中的兩架MQ-9都安裝了雷聲公司的MTS-C光電紅外轉塔。目前MDA已經(jīng)采購了至少四套MTS-C,并安裝在MQ-9無人機上。
在測試中MDA已經(jīng)多次成功使用MQ-9及其搭載的MTS-C進行過彈道導彈探測跟蹤試驗,利用多架MQ-9提供彈道導彈目標的三維跟蹤數(shù)據(jù),進而為“宙斯盾”反導艦發(fā)射的標準-3攔截彈提供早期目標數(shù)據(jù)。
鑒于高超音速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最大速度超過5倍音速,像DF-17這類火箭助推-滑翔的高超音速導彈最高速度更是可以達到10倍音速,因此其飛行過程中的紅外信號會非常強烈,MQ-9的MTS-C系統(tǒng)可以輕而易舉的捕獲這樣的目標。
在2018年8月8日的美國太空與導彈防御討論會上,MDA的先進技術代理項目經(jīng)理約瑟夫·基?。↗oseph Keelon)曾透露,MDA的一架MQ-9無人機曾經(jīng)在測試中意外成功捕捉了一個高超音速目標,此前這個項目組從沒想過能做這樣的測試。
基隆描述稱,高超音速目標在進入大氣層內時,在傳回的畫面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大號的老式羅馬焰火筒”。
不過MQ-9對高超音速目標的捕捉并非最理想的側下視角度,無法建立穩(wěn)定的跟蹤,更談不上攔截殺傷了。
反導預警無人機能夠搜索高超音速武器對于美國來說確實是意外之喜,是對抗高超音速武器的不對稱優(yōu)勢中的一項新增手段,不過防御高超音速武器的難點從來都不是發(fā)現(xiàn)目標,其最大的特點一直都是無法跟蹤和攔截;
即便預警系統(tǒng)能夠探測高超音速武器的來襲,也只能提供預警而已,現(xiàn)存的所有攔截系統(tǒng)都無法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這才是最關鍵之處。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