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方峭壁有一較大風化巖石。”4月9日,兩名鐵路民警操縱無人機對湖雍線防洪點進行航拍,方圓數百米山體地貌盡收眼底,線路兩旁的危石危樹也一覽無余。
貴州喀斯特地貌復雜,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鐵路普遍開隧建橋、繞山垮谷,春季入汛以來安全行車壓力大幅增加。
天眼新聞記者從貴陽鐵路公安處了解到,今年3月31日起,貴州鐵路警方進入防洪臨戰(zhàn)狀態(tài),第一時間抽調交管、治安、技術等部門專業(yè)力量成立3個工作組使用無人機對分布在省內鐵路沿線的13處一級防洪點、152處二級防洪點進行逐一勘查掃描,并將采集的數據和圖像加工形成精度較高的“三維”模型,更加直觀顯示轄區(qū)鐵路沿線的地形特征和水系分布,使防洪安全隱患的判識更加精準,及時為地質災害隱患整治提供參考依據,也大大降低了線路民警跋山涉水的勞動強度和高空作業(yè)的安全風險。
鐵路警方同時設立防洪調度指揮中心,由值班民警不定時對分布在全省鐵路沿線的巡防崗點人員進行GPS定位追蹤,隨時了解區(qū)段內1016處防洪點巡查工作情況,第一時間傳送現場圖片視頻,提高了可視化調度、遠程指揮的效率;同時,確定專人與鐵路工務及各地(市)州氣象、水文部門建立聯系制度,及時更新未來3日的天氣預報,掌握各高速、普速沿線地區(qū)的雨情走勢,提前發(fā)布預警信息,指導派出所配合鐵路生產部門有針對性做好應急防范。
此外,凱里車站派出所針對滬昆鐵路修建年代較早、設施設備抗洪能力不足的實際,主動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沿線加裝57個“雪亮”工程視頻探頭,有效將轄區(qū)18處重點防洪區(qū)段納入實時監(jiān)控范圍,通過“在線”觀云追雨進一步筑牢立體安全防護網。
據了解,貴陽鐵路公安處防治并重,下屬42個客運車站派出所和乘警支隊分別制定應急預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全面推進,從源頭上擴大防洪隱患排查的覆蓋面。期間,省內各車站派出所分別與所在地的地(市)州、縣級地方公安機關110接警平臺對接,進一步暢通路地公安110轉(接)警工作,并將值班電話張貼在鐵路沿線、發(fā)放至居民手中,便于沿線群眾發(fā)現險情時及時通報,并取得積極成效。3月31日,納雍車站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接村民反映后,及時將織畢線上行右側K356+600M處路塹溜塌隱患通報鐵路工務部門整改。
2025-09-09 10:49
2025-09-03 14:07
2025-09-02 22:05
2025-09-02 22:04
2025-09-01 16:20
2025-09-01 16:19
2025-09-01 16:17
2025-09-01 16:16
2025-09-01 16:13
2025-09-01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