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灣鄉(xiāng)小學六年級的王梓萱覺得暑假沒勁透了。她每天睡到中午,學校響應減負,沒多少作業(yè)可做。手機是好玩,可來來回回也就游戲和短視頻。
那時她沒想到,在今年最熱的時候,她居然規(guī)規(guī)矩矩待在一間棉花加工廠房,對著手機跟讀英語單詞,或者打開mac敲日記。墻壁上糊了黑指印,課桌抵著落灰的機器和裸露的鋼筋。哦對,她想起來這個夏天還有什么了:無人機、投影儀、VR游戲和一場去武漢的旅行。
撰文|吳呈杰
攝影 | 黃金鑫
編輯|史提芬車 周安
出品|騰訊新聞王梓萱參加的“夏令營”,是由31歲的黃金鑫發(fā)起的。夏令營分兩期,前后有十幾個孩子參加。趙灣鄉(xiāng)位于湖北山區(qū),是黃金鑫的家鄉(xiāng),他希望能“用很多在北京學習到的國際一流軟件,和一些別開生面的技巧”,為山區(qū)孩子補課,也帶他們見識外部的世界。
黃金鑫和孩子在航拍村莊
上高中時,黃金鑫“吃喝玩樂、打架、談戀愛、網吧”,只考上一所專科。離家十余年,他輾轉在保安、城管、廚師、洗碗工、電腦維修員等工種,意識到“在底層,哪怕你特別努力,依然不會有太多的收益”。他將自己的失敗和不安都歸咎于知識的匱乏。
2018年,黃金鑫重返高中。一年半時間里,他喝掉了批發(fā)來的500塊錢速溶咖啡,為了增強抗壓能力,每天練習窄距和單手的俯臥撐。在這所當地的末流高中,他是“全校唯一一個認真學習的人”,第一次考試仍是20名開外,到期末考試就考了年級第二。等他第二次從高中出來時,面對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他覺得自己“扛得住了”。
黃金鑫所在的村莊
2019年底,黃金鑫回到趙灣鄉(xiāng),山上苦寒,他想設計一個暖氣系統(tǒng)來過冬。造好的時候,正好下了第一場大雪。大雪封路,他女朋友從縣城一路走上來,剛走到,聽說疫情爆發(fā)。
他們在山里關了整整3個月。外頭改了天換了地,他們的生活恒定不變:爬山、下地、串門、到河邊踩水。在村里悶久了,他閑不住,施展做電腦維修工時學來的本事,給家里老朽的木門安上指紋鎖,還搞了一套簡易的“智能家居”:用家鄉(xiāng)話一喊,就能控制家里的水龍頭和十幾盞燈。
2025-04-17 15:37
2025-04-17 11:00
2025-04-16 10:54
2025-04-14 10:21
2025-04-14 10:12
2025-04-14 10:10
2025-04-14 09:50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