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網援引外媒資訊】至少在過去10年里美國和中國的物流無人機一直是物流行業(yè)刊物上的???,但它們仍未達到如此樂觀承諾的理論潛力。也許中國的發(fā)展指明了將技術逐步融入供應鏈的途徑,而一些西方公司如此熱情的技術推廣宣傳卻少之又少。
這種過度野心的一個經典例子來自亞馬遜(Amazon)。自2013年以來,該公司一直試圖通過大量積極的公關活動,讓無人機能夠直接將包裹送到客戶手中。這一努力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監(jiān)管方面的問題。在城市上空嗡嗡飛行的無人機已經不出所料地成為了多個問題的根源,但這種遞送設備必須與公眾互動還沒有涉及安全問題。
現(xiàn)在,該公司的計劃又遭遇了一次挫折。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亞馬遜正在裁員數(shù)十名研發(fā)和制造人員,這些人都在為亞馬遜Prime Air無人機送貨服務工作。相反,據報道,該公司已與西班牙的Aernnova航空航天公司和奧地利的FACC航空航天公司達成初步協(xié)議,為其交付無人機項目制造部分部件。
盡管這并不意味著這家互聯(lián)網巨頭的無人送貨計劃的終結,但這顯然是一次挫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亞馬遜的無人機送貨“仍需數(shù)年時間”。當然,一個主要問題是亞馬遜(以及許多其他西方物流公司)的重點領域,即“最后一英里”類別的無人機。誠然,通過消除對客戶的人工交付元素來節(jié)省成本的潛力在經濟上是最有吸引力的,但在法律和技術上也是最復雜的。
2025-06-04 10:37
2025-06-04 10:34
2025-06-04 10:23
2025-06-04 10:22
2025-06-03 12:08
2025-06-03 12:05
2025-06-03 12:03
2025-06-03 12:02
2025-05-30 10:56
2025-05-29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