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印度向美國租借的兩架MQ-9B無人機,正式投入使用。
MQ-9B無人機(守衛(wèi)者)是MQ-9無人機的升級版(死神),而“死神”無人機上次大顯身手,是在刺殺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的時候。
升級后的“死神”,搭載不同的模塊,可以衍生出“天空衛(wèi)士”和“海上衛(wèi)士”等不同型號,適應不同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
今年9月,印度國防部曾曝出消息,計劃采購30架“守衛(wèi)者”無人機,總價約30億美元。
這是“裸機”價格,如果算上配套的武器系統(tǒng)和技術服務,成本會更高。
1億美元的價格,不是一般的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第五代戰(zhàn)斗F-35,也就賣8000多萬美元。
后來,印度突然放棄了這一采購計劃,而是改為租借。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做這種事。
早在2017年,印度就有計劃,要采購22架無人機,后來突然毀約,想改成10架。
印度的采購計劃,變來變去,不僅旁觀的人習慣了,想必美國也不耐煩吧。
說到底,印度肯定想買。
看到中國的無人機在邊境活動頻繁,都“奢侈”到用無人機給戰(zhàn)士送餐了。印度不可能不羨慕。
但是印度如此反復,確實有苦衷。一方面,守衛(wèi)者價格確實貴,他們也覺得肉疼,另一方面,印度也擔心這錢白花了。
中國的“東風快遞家族”,可不是擺設,然而,一邊是自主研發(fā),一邊是外采,二者成本截然不同。
“守衛(wèi)者”被打下一架,或是印操控不當,墜毀一架,印度要心疼半天。
于是,印度自然想先驗驗貨。采用租借的方式,由美軍負責維護,不搭載武器,費用大幅削減。
值得注意的是,“守衛(wèi)者”無人機可以通過地面站和衛(wèi)星遙控,地面站印度可以自己出馬,而衛(wèi)星遙控就只能依靠美國。
換言之,名義操控權在印度,實際操控權在美國。通過這種方式,美國軍事力量開始向印度軍方滲透。
就在不久之前,美國還向中國臺灣地區(qū)出售了同類型的無人機。更早一點,美國的鐵桿盟友日本引進了“守衛(wèi)者”無人機。
雖說數(shù)量還不多,但通過小規(guī)模的驗證,可以培養(yǎng)“默契”。等到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擴大規(guī)模。
中國邊境,美國步步緊逼,一定要提高警惕。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