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热视频,做做受视频播放试看30分钟,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發(fā)布詢價單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濟南警方啟動無人機航測鏟毒,結果無人機剛飛起來就“報警”

2021-05-12 08:55 性質:轉載 作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免責聲明:無人機網(www.hldxsj.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起飛!”2021年5月11日上午,伴隨著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qū)分局政委郭際春的一聲令下,多臺無人機從歷下公安分局院內騰空而起,從城市上空“ 張開”一雙雙“天目...

“起飛!”2021年5月11日上午,伴隨著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qū)分局政委郭際春的一聲令下,多臺無人機從歷下公安分局院內騰空而起,從城市上空“ 張開”一雙雙“天目”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進行“圍獵”的同時,也拉開了濟南市2021禁種鏟毒航測行動的帷幕。

“天目鏟毒就是通過無人機航測,搜索毒品原植物種植的‘可疑區(qū)域’;鎖定目標后,民警再進行追蹤,直至鏟除罌粟等毒源植物?!?月11日上午 ,歷下公安禁毒大隊大隊長郎衛(wèi)華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介紹:利用無人機巡查,不僅能消除各種障礙限制,還能大大提高民警的效率。

據了解,近年來,濟南市各級公安禁毒部門扎實開展新一輪禁毒人民戰(zhàn)爭,健全機制、壓實責任,全市毒情形勢持續(xù)好轉。目前,濟南市是全省僅有的2個18歲以下吸毒人數為“零”的地市。2020年疫情期間,國家禁毒辦通過城市生活污水采 樣分析,對全國125個重點城市、示范創(chuàng)建城市和重點整治城市的毒品消費量進行測算,濟南市主要毒品消費量位居125個城市中第119位,全國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中最后一位。為了保持對毒品及涉毒犯罪的高壓態(tài)勢,濟南警方又啟動了這次禁種鏟毒無人機航測行動。

啟動儀式上,來自“齊魯自由騎士”摩托車禁毒宣傳隊的志愿者們還領取了宣傳品,并前往濟南市大街小巷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報告無人機在某小區(qū),發(fā)現有可疑的植株?!?月11日上午10點半,歷下公安禁毒大隊的民警突然接到了無人機小隊發(fā)來的訊息,他們迅速聯合轄區(qū)派出所前往該小區(qū)實地查處。

“無人機上攜帶有高清攝像頭,能實時對地面的情況進行抓拍,然后依據強大的數據庫對圖像進行比對。”歷下公安禁毒大隊的民警馬廷華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果然,在解放東路某小區(qū)的一片“菜地”上,民警根據無人機提供的圖像找到兩處違法種植的罌粟。

這片“菜地”上還種植著不少其它蔬菜,郁郁蔥蔥,而兩處違法種植的罌粟就藏在其中,周邊還有高樓遮擋。如果不是無人機居高臨下,民警僅靠肉眼或徒步巡查很難發(fā)現。

經過現場清點,民警發(fā)現這兩處種植地共有八株罌粟植株,長勢很旺,已結出了綠色的罌粟果實。

“其實,無論葉子還是果實,罌粟整個植株都含有嗎啡、蒂巴因、可待因這些毒品成分。”說著,馬廷華拿出兩個毒品檢測板,也就是俗稱的尿檢 板,用于快速對人體尿液進行毒品檢測。他將兩個尿檢板放進了兩個紙杯中,然后分別注入礦泉水以及含有小塊碾碎的罌粟葉的礦泉水,結果不到十幾 秒,罌粟葉所在的紙杯中的尿檢板就呈陽性反應,“這表示里面含有大量嗎啡”。

“有些人把罌粟苗當菜吃,有些人用罌粟殼熬湯,覺得可以提鮮,但吃了這些東西就等于服用了里面的嗎啡成分,和吸毒的效果是一樣的,時間長 了會上癮,危害是非常大的?!睂Υ耍瑲v下公安禁毒大隊的民警馬廷華提醒市民:無論出于何種動機,都不能私自種植罌粟,哪怕種一株都是違法的。 一定要自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同時,歷下公安禁毒大隊的民警還提醒市民: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 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將面臨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 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鏟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一)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的;(三)抗拒鏟除 的。

非法種植罌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推薦圖文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