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無人機發(fā)展,是足以令國人自豪的,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從一個無人機進口國一躍成為占全球無人機市場六成份額的出口大國,其中的堅持和創(chuàng)新以及與航空科研人員付出的辛勤汗水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中航貴飛研發(fā)的鷂鷹無人機系列極具代表性。從民用無人機向軍用高端無人機的轉變,從低空慢速無人機到高空隱身無人機的攀登,值得喝彩與鼓勵。
圖為鷂鷹第一代無人機,采用國外成熟的塞斯納輕型螺旋槳飛機為母體,使用大展弦比機翼,翼尖小翼設計,鷂鷹1也被稱為高原無人機,可用于鐵路和電網巡視等任務,取代傳統的人工巡視在高原及復雜地區(qū)飛行。
鷂鷹1無人機在原來飛行員駕駛艙位置安裝自動駕駛模塊及光學觀察吊艙,第一代鷂鷹無人機只能民用,并無軍用價值。
圖為鷂鷹2無人機,外形酷似美軍死神無人機,可攜帶激光制導空對地導彈和“天燕”空對空導彈,外部設有4個武器掛架,機頭上部隆起的載荷倉內安置衛(wèi)星通訊天線,下部有可360度旋轉的光學偵察吊艙。鷂鷹2是鷂鷹無人機從民用轉向軍民兩用的開山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鷂鷹2機腹安裝了小型合成孔徑雷達,可長時間監(jiān)視目標區(qū)域,也可執(zhí)行地質勘探任務,該雷達可穿透地表對地下一定深度的地道,指揮所,彈藥庫等目標實施探測。
在最近的媒體報道中,一款大型飛翼無人機以模型方式亮相,該大型無人機酷似美軍B-2戰(zhàn)略轟炸機,前三點式起落架,內置彈倉已經雙發(fā)后置螺旋槳式設計。
從目前公開的材料得到的信息,該機為鷂鷹3中高空長航時多用途大型無人機。起飛重量2噸,最大載荷700公斤,可內置兩枚350公斤制導炸彈或外掛8枚國產“射手”-1或“藍劍”-7空對地激光制導導彈。
飛翼又稱全翼機。是一種沒有尾翼并且機身的主要部分隱藏在厚厚的機翼內的航空器,只有機翼,沒有機身,機身和機翼融為一體。無疑這種布局是空氣動力效率最高的布局,B-2型轟炸機采用的便是飛翼布局。
因為所有機身結構都是機翼,都是用于產生升力,而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阻力。空氣阻力最小所以雷達波反射自然也是最小,所以飛翼布局也是隱身性能最好的氣動布局。
除此之外,鷂鷹3無人機還在翼尖使用了小翼設計,可大幅降低燃油消耗量,增加滯空時間。由于采用的是渦輪螺旋槳推進式布局,因此不需要在機身開辟進氣口,進一步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面積。
鷂鷹3最大升限8000米,航程達到6500公里,可連續(xù)飛行24小時,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時精度可達到3米,不但比翼龍和彩虹-4無人機飛的遠,飛的久,攜帶的武器也是上述兩款無人機的2倍,堪稱國產戰(zhàn)術無人機的巔峰之作。未來將有可能出口或供國內相關部門使用。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