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0日消息,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開發(fā)出了一種形似蜘蛛的無人機,具有“飛檐走壁”的能力,甚至能停留在天花板上。這種多功能的無人機具有“微棘刺”組成的反向抓手,從而在粗糙的戶外表面上停留。
這種無人機可以用來監(jiān)控一些難以到達的區(qū)域,還能夠用來探測橋梁的損傷,或者輔助救援任務。該無人機是斯坦福大學仿生學與靈巧操作實驗室(BDML)的眾多項目之一,其目標是對小型飛行器的功能進行擴展。
在演示視頻中,研究者控制無人機從水平飛行轉(zhuǎn)為垂直姿勢,然后停留在墻面上,或者攀升并附著在天花板上。這些操作基于“反向抓手策略”,由無人機上的微棘刺實現(xiàn)。當靠近垂直表面時,這個四旋翼飛行器會調(diào)整尾部,與所要駐停的位置平齊。
接著,一個推進器會將它推向表面,展開降落裝置。微棘刺會產(chǎn)生兩個反向的抓握力,使無人機能夠在物體表面上附著并攀爬。當天氣狀況變得惡劣,比如大風和下雨時,該無人機可以利用這種“飛檐走壁”的能力在房屋的天花板上躲避。
在探測到合適的降落地點后,無人機可以直接飛過去,利用微棘刺駐停在各種粗糙的表面上。利用相似的方法,蜘蛛和蚊子可以在許多其他動物無法到達的表面活動。如果裝載了攝像機,這款無人機可以在墻壁或天花板上停留數(shù)小時,拍攝各種場景的影像。
研究者稱:“這種駐停策略可以應用到橋梁、水壩表面裂縫的檢查,以及對森林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地震、火災等事件的救援。”今年3月份,斯坦福大學仿生學與靈巧操作實驗室還推出了一款類似的無人機--“斯坦福攀爬與飛行操縱平臺”。
這款無人機利用兩只細長的“前腿”在墻壁和其他表面上進行攀爬。斯坦福大學團隊的設計借助了自然界的靈感,SCAMP可以飛到墻面上,通過擺動尾部來幫助降落,類似家蠅的空中飛行方式。
在演示視頻中可以看到,SCAMP后部突出的尾狀裝置先接觸墻面,機身的加速計探測到撞擊之后,會促使推進器開到最大值,使機身翻轉(zhuǎn)90度貼在墻面上。
之后,SCAMP的前腿開始活動,使其向上攀爬。如果出現(xiàn)打滑的情況,機上的傳感器探測到之后會控制轉(zhuǎn)子的方向,使機身重新貼近墻面。
研究者稱,SCAMP能夠應用在災難現(xiàn)場中,當碎石或洪水導致常規(guī)無人機無法降落時,SCAMP就可能有用武之地。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開發(fā)出了一種形似蜘蛛的無人機,具有“飛檐走壁”的能力,甚至能停留在天花板上。
2025-08-26 13:49
2025-07-25 08:53
2025-07-25 08:50
2025-07-24 09:07
2025-07-24 09:05
2025-07-23 09:24
2025-07-23 09:22
2025-07-22 09:24
2025-07-22 09:22
2025-07-21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