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科學家們使用配備WIFI的地面機器人來獲取隱藏在磚墻后面的物體的二維圖像。
如今,UCSB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無人機和WIFI進行3D立體成像的新方法。
UCSB教授亞斯馬丁·莫斯托菲還對外展示了他們通過普通無線信號穿透墻壁后的物體三維成像。
這項技術涉及兩個無人駕駛飛機協(xié)同工作,可以有多種應用,如緊急搜索和救援、考古發(fā)現(xiàn)和結構監(jiān)測。
莫斯托菲表示,他們的方法只利用WIFI RSSI(接收的信號強度指示)測量,不需要進行任何先前的準備,也不利用物體移動成像。
在他們的實驗中,你可以看到兩臺octocopter無人機飛行在封閉的四面磚墻外面,內(nèi)部物體無法直接看到。
在飛行中,其中一臺無人機連續(xù)持續(xù)的發(fā)送WIFI信號,另一臺接受并分析信號功率。
再測試了幾條飛行航線后,研究人員成功獲得了墻內(nèi)物體的3D高分辨率圖像,3D圖像與實際區(qū)域相匹配。
其中有四個關鍵方面,首先,他們提出了機器人路徑,可以捕捉盡可能在所有三個維度的空間變化,同時保持操作的效率。
其次,他們將三維未知感興趣區(qū)域建模為馬爾科夫隨機場以用來捕獲空間依賴性。
第三,為了近似發(fā)射波與感興趣區(qū)域的相互作用,他們使用線性波模型。
最后,他們利用信息內(nèi)容的可壓縮性,以非常少的WiFi測量(小于4%)對該區(qū)域進行成像。
其實這種技術是基于2010年的研究基礎,當年莫斯托菲實驗室發(fā)布了第一個僅用WIFI進行的成像演示,隨后還有一些關于同樣主題的研究。
Chitra R. Karanam博士表示,利用墻壁進行高分辨率的3D成像,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但這就是他們項目的主要動機,他們還會深入下去。
2025-05-21 13:55
2025-05-20 16:57
2025-05-20 16:46
2025-05-20 16:40
2025-05-20 16:32
2025-05-20 16:31
2025-05-20 16:10
2025-05-20 16:06
2025-05-20 16:05
2025-05-20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