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第一臺計算機被發(fā)明出來,人們就想著造出一臺完美模擬甚至超過人腦的計算機系統(tǒng)。而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幾次人機大戰(zhàn)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奠定了推動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基礎。
早前李世石在人機大戰(zhàn)中以1比4的比分輸給了AlphaGo,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轉眼間,柯潔成了全人類擊敗人工智能的又一新希望。與當初李世石比賽不同的是,柯潔對戰(zhàn)的版本將是最新升級的AlphaGo,最終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的對弈,柯潔以以0比3的比分輸給了Alphago。
其實柯潔從一開始就沒被看好,特別是AlphaGo是升級版本“Master/Magister”,因為在比賽前就與許多世界頂級圍棋選手進行了60場線上比賽,且以不敗橫掃。對于人機圍棋大戰(zhàn),人工智能的實力彰顯無遺。
如今站在歷史的變革節(jié)點上,人類代表柯潔確實抱著必勝的心,再下好自己的棋,但通過實際的觀測發(fā)現(xiàn)人工智能在宏觀設置上作戰(zhàn)力很強,而且現(xiàn)在改變了整個棋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還沒完,最近人機之間又開始了比試,不同的是,這次換成了無人機飛行競賽,也開啟了誰才是更好的無人機操縱者爭奪。
為了進行這場比賽,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發(fā)團隊招募了無人機操作員Ken Loo,讓他與基于人工智能的無人機進行比賽。
從公布的比賽結果來看,世界級無人機飛行員Ken Loo用了11.1秒完成了飛行任務,基于人工智能的無人機卻用時達到了13.9秒,用時上人類完勝人工智能,不過,人類雖然飛行用時更少,但人工智能駕駛的無人機飛行卻更穩(wěn)定。
此外,Ken Loo還表示,“飛行的賽道非常復雜,也是我迄今為此,飛過的最密集的賽道。但作為一名人類無人機操作員,有一缺點是無法克服的,疲勞。當精神遇到疲憊的時候,人就會開始迷失,即便在這個賽道上飛行了無數(shù)次,依然會存在?!?
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發(fā)團隊也講到了此次比賽的細節(jié)。首先提到了算法,因為人類駕駛員通常是憑感覺飛行,所以在算法上針對人類駕駛員而設計。而且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進,從測試中能夠直觀的看到,無人機在航線上能更加流暢地飛行。
據(jù)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發(fā)人員在位于加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動實驗室建造的這架人工智能駕駛的無人機,一共制造了3架,分別以“蝙蝠俠”、“小丑”和“夜翼”命名,且已經(jīng)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呈交了近兩年來的研究成果,此次比賽就是這次研究成果的最佳體現(xiàn)。
當然,自動駕駛無人機技術的不僅僅只是為了比賽而開發(fā),更多的為了把這項技術應用到人類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災難發(fā)生時幫助搜索和救援行動,甚至在未來太空中為人類航行導航。
最后,我們能看出近幾年,不管人機大戰(zhàn)的結果如何,但是從技術的突破,產(chǎn)品的推出上來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廣泛,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是人類的另一次革命,相信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更好的協(xié)助人類,而且能幫助人們在眾多領域有所突破,讓世界更加美好。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
2025-08-07 09:28
2025-08-06 10:53
2025-08-06 10:45
2025-08-06 10:43
2025-08-05 16:54
2025-08-05 16:49
2025-08-05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