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萬里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征之一享譽全球,但這座屹立在中國近兩千年的雄偉古建筑,早已因歲月的侵蝕漸漸失去了原有的雄姿。
長城,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萬里長城”,是古代中國最偉大、最雄偉的軍事防御工程。歷史上最古老的長城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春秋列國時期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各諸侯國紛紛在各自邊境修建長城工事,但這一時期的長城都比較短,也比較低矮。秦滅六國一同中華后,將原有各諸侯國的長城鏈接修繕在一起,便有了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時代,我們今年所能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此時期的建筑。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喝杯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寧夏、新疆等15個省、市、自治區(qū)。根據(jù)文武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而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秦漢及更早期長城總長度超過1萬千米,如果算上因戰(zhàn)爭、自然災(zāi)難及歷史侵襲自然坍塌等種種原因而消失不見的長城資源,中國古長城資源的總長或?qū)⒊^2.1萬千米。
據(jù)《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報道,由于歲月侵蝕和自然風(fēng)化,有多達30%的長城“正在變成廢墟”。為了有效抵御外敵入侵,大部分古長城修筑在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之間,甚至有部分長城“僅能允許單人通行”,這便局限了長城修葺工程的有效展開。
英國廣播公司(BBC)上周發(fā)布一段視頻,闡述了中國文物保護部門及地理測繪部門宣布將利用無人機對長城全境進行重新測繪,期望能夠以此獲得精準(zhǔn)的最新數(shù)據(jù),最終能夠憑借這些數(shù)據(jù)對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進行有針對性的修葺工作。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無人機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將幫助工作人員對長城結(jié)構(gòu)脆弱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支撐修葺工作。而在今年5月,《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則發(fā)表文章稱,有關(guān)部門利用英特爾旗下Falcon 8+無人機對位于北京市以北約80公里處的明代箭扣長城進行了無人機遙感,繪制出箭扣長城的高清三維圖像,有助于風(fēng)化嚴(yán)重的箭扣長城鞏固修繕工作順利開展。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