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行駛在東莞沙田海域的一艘輪船突發(fā)爆響,并冒出滾滾濃煙,30多名船員被困。危機時刻,直升機、消防船、摩托艇、沖鋒舟、無人機輪番上陣,進行海陸空綜合救援。5月20日上午,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qū)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洪澇災害跨區(qū)域救援實戰(zhàn)演練在東莞市沙田海域拉開序幕。據(jù)了解,此次演練是廣東消防與香港、澳門消防應急救援合作機制建設的創(chuàng)新探索。
本次實戰(zhàn)演練采取“1+3”模式進行,主戰(zhàn)場設在東莞市沙田鎮(zhèn)立沙島,分戰(zhàn)場設在粵東片區(qū)(潮州)、粵北片區(qū)(韶關)、粵西片區(qū)(湛江)。主會場共調集20艘沖鋒舟、30艘橡皮艇、15艘摩托艇、15架無人機、3艘消防船、2架直升機。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消防處處長李建日,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張明燦、政治委員吳瑞山,省水利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省海事局、東莞市政府領導,以及全省10個消防支隊級主官在現(xiàn)場觀摩演練。
據(jù)記者從現(xiàn)場了解到,主戰(zhàn)場參演單位有香港消防救援力量、總隊特勤大隊、總隊通信保障分隊,東莞、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中山、江門、肇慶等9個消防救援支隊及省公安廳警務飛行隊、東莞海事局和其他社會應急聯(lián)動力量,共780名參演人員。
此次演練主要模擬臺風、強降雨等極端氣候環(huán)境下,可能造成的山洪暴發(fā)、河流水位上漲、城市發(fā)生嚴重內澇等災害事故,結合近年來抗洪搶險典型案例和消防救援隊伍日常訓練實際,制定了舟艇救援技術、涉水救援技術和綜合救援3個篇章共7大類型不同救援技術的演練科目。
上午10時,隨著演練總指揮下達“開始”口令,粵港澳大灣區(qū)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洪澇災害跨區(qū)域救援實戰(zhàn)演練正式開始。首先開展的是舟艇編隊行駛科目,只見由10艘摩托艇組成的編隊,他們在上游劃過一個美麗的弧線,向主席臺駛來,駕駛員起立向主席臺致敬。舟艇編隊行駛科目主要是檢驗救援人員舟艇駕駛技術以及搜索編隊隊形變換能力,摩托艇行駛速度快,操作難度大,適用于水面快速行進、救援和對災害事故情況的偵察,一般適用于在城市內澇、水域較淺的區(qū)域進行救援。
據(jù)了解,此次演練既是廣東消防與香港、澳門消防應急救援合作機制建設的創(chuàng)新探索,也是對防汛救災消防救援隊伍的應急響應能力和防汛救災成員單位聯(lián)動能力的考驗。演練著眼于水域事故處置、內澇疏轉救助、孤島救生等重難點課題,綜合運用了救生拋投器等便攜、實用的遂行常規(guī)裝備,無人機、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潛水裝置、智能救生圈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采取無人機拋投、潛水救援、繩索救援、直升機水面搜救等技戰(zhàn)術措施,高效、快捷地完成應急救援任務。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