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的應用是全球領域中的一個難題,很多關于其應用只能在實驗室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對于航天器材的應用更加是一個難題。近日,南京大學打造出世界首套無人機量子通信網(wǎng)絡,這項技術可以大大降低量子通信的部署成本。消息一出,引起了世界的目光。
無人機的應用很廣泛,在農(nóng)業(yè)、商業(yè)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把無人機與量子通信結合起來,可是中國的“原創(chuàng)”??茖W家們把無人機作為量子傳輸?shù)?a href="http://www.hldxsj.cn/sell/search.php?keyword=%E4%B8%AD%E7%BB%A7" title="中繼" target="_blank">中繼站,作為量子網(wǎng)絡中的空中節(jié)點。而這種無人機也是特制的,其有八轉(zhuǎn)子八軸,起飛重量為35千克。使用該無人機可以在半空中懸停長達40分鐘,而且有超強的抵抗環(huán)境的能力,就算是下雨天,都能接收和傳輸糾纏態(tài)的量子。
不過,這項技術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許多糾纏的光子會在進出無人機途中發(fā)生散落、吸收或者以其他形式丟失。而如果無人機在低層大氣中飛行,會受到大氣湍流的影響,導致信號衰退,大大降低量子通信的性能。所以,科學家還要繼續(xù)深耕,不斷完善此技術的性能。
由于量子技術的傳輸更加隱蔽,更難以被破解,信號傳輸也更穩(wěn)定,不容易受到干擾,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了保護國家信息安全,也加入到量子研究中。而我國的量子技術早已走在世界前列。2017年,我國成功的在相距1200公里的兩個地點接收到衛(wèi)星發(fā)出的光子。2018年,實現(xiàn)了在歐洲和中國之間共享給予密碼的信息。在今年召開的ISO工作組會議上,我國科學家擔任制定量子密碼基準方案的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目前非常希望能夠成為量子通信領域的唯一研發(fā)者,還希望我國能早日公開量子通信技術,并對世界解密,為世界造福。但在短時間內(nèi),這種國家級的戰(zhàn)略能力,對世界公開的可能性不大。
這次的研究成果,填補了衛(wèi)星和地面量子網(wǎng)絡之間的關鍵空白。中國量子無人機的出現(xiàn),預示著將來通訊安全將不再是問題,對通訊領域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變革。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
2025-08-07 09:28
2025-08-06 10:53
2025-08-06 10:45
2025-08-06 10:43
2025-08-05 16:54
2025-08-05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