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無人機,可能是這樣起飛的。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把它們送上天的過程還真有點麻煩。即便是操作最簡單的四旋翼無人機,比如大疆的“御”或者Parrot的Ananfi,其過程都是相當費勁的:首先至少得找到一個沒有任何碎石頭或碎玻璃等雜物垃圾的平坦地點,然后打開無人機工具箱,對無人機進行檢查、啟動、校準等一系列操作,再退開數丈遠,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后才能使它起飛。其次,還要避開周圍的障礙物或者無辜的小蜻蜓或者小蝴蝶,這可相當考驗操縱者的技術。
為了改善這種麻煩的無人機起飛方式,加州理工學院和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開發(fā)了一種炮彈發(fā)射式的可折疊自主六旋翼無人機,它的名字叫做SQUID,可譯為魷魚或烏賊,但其實它的全稱是:Streamlined QuickUnfolding Investigation Drone——流線型快速展開探測無人機。
它在折疊時確實挺像魷魚的。
SQUID的是這樣起飛的:
太快了沒看清?來個慢速版
SQUID由液態(tài)CO2罐提供的壓力從一根短短的管道中彈射出去。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的聯(lián)合測試團隊管這個管道叫“加農炮”,他們甚至給這種發(fā)射方式起了個名字:“炮射無人機”。它被發(fā)射出去之后,在半空中“伸展身形”,最后直接進入到穩(wěn)態(tài)飛行階段,并且可以自主的控制飛行軌跡,無需人為遙控,從而完美避開了無人機最艱難(也是最危險)的起飛階段。聯(lián)合團隊的專家們認為這種無人機“炮射”方式將能在應急響應和星際探索方面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
初代SQUID
SQUID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去年在IROS(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tǒng)國際會議)上,加州理工大學和NASA就展示了初代SQUID,一個可折疊的四旋翼無人機,它的起飛方式也是炮彈發(fā)射,但不是完全自主的,需要研究人員手動控制。
當時,在研究人員對初代SQUID進行測試時,它不僅能在固定不動的彈筒里快速發(fā)射,在快速行駛的卡車上(50km/小時)發(fā)射也不成問題,而且發(fā)射速度非???,然后平穩(wěn)飛行。這極大改善了無人機起飛方式的現(xiàn)狀,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發(fā)射SQUID。可以想象,它或許可以在顛簸在海浪里的船只上發(fā)射,或者在飛行中的另一個無人機上發(fā)射。
升級版SQUID實現(xiàn)完全自主控制功能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