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热视频,做做受视频播放试看30分钟,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發(fā)布詢價單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綜合資訊 > 正文

2個90后管3000畝地?新疆棉花種植用上無人機、AI

2021-05-06 08:50 性質:轉載 作者:澎湃新聞 來源:澎湃新聞
免責聲明:無人機網(wǎng)(www.hldxsj.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wǎng)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wǎng)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4月,正是新疆棉花種植播種的季節(jié)。直到9月初完成收割,新疆棉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將經歷五個時期:播種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這是棉花的自然生長...

4月,正是新疆棉花種植播種的季節(jié)。

直到9月初完成收割,新疆棉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將經歷五個時期:播種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

這是棉花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不過圍繞著棉花的生產,卻發(fā)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技術革命。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在新疆尉犁縣看到,2名90后員工借助無人機、AI等農業(yè)科技工具,便可管理3000畝高標準棉田。與想象中的農業(yè)不同,這里應用了很多“黑科技”:在棉田上,一臺裝有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可自主播種棉花;一臺農業(yè)物聯(lián)設備可實時監(jiān)測棉田的圖像、氣象和土壤數(shù)據(jù)。

這背后的“黑科技”來自數(shù)千公里外的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極飛科技”)。尉犁縣農業(yè)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曉冬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公司的無人機在尉犁縣的作業(yè)面積達到一年300萬畝次左右,在尉犁縣占有超過80%市場份額。

產棉大縣尉犁又名“羅布淖爾”,源于“羅布泊”而得名,意為“水草豐腴的湖泊”,總面積5.97萬平方公里,轄5鄉(xiāng)3鎮(zhèn)50個行政村、12個社區(qū)。

張曉冬告訴記者,2020年尉犁縣成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目前,尉犁縣90%的土地都用于種植棉花,是名副其實的棉花種植大縣。

“科技能夠讓農業(yè)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效。”張曉冬表示。

極飛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龔槚欽表示,高標準棉田預計畝產量超過300公斤,今年可收獲900余噸的優(yōu)質新疆棉,預期收益超過200萬元。項目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試驗能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無人化農場管理模式。

參與棉田管理的兩位青年均具有棉花種植經驗。“如果成功了,我會選擇回去種棉花?!逼渲幸晃磺嗄暾f。

此次試驗中,他們將借助外包服務以及農業(yè)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手段管理這3000畝由政府流轉整合的通水通電通網(wǎng)的高標準農田。例如,利用土壤監(jiān)測儀獲知準確的棉花播種日期;使用裝配農機自駕儀的播種機實現(xiàn)精準直線播種;使用基于人工智能對遙感無人機拍攝的棉田地圖分析,了解缺苗、病蟲害區(qū)域。

棉花是一種好光、喜溫的作物。光照時間的長短和光照強度都會影響棉花的生育。棉花一般在每日12小時光照條件下發(fā)育最快,其所需的光照強度也比小麥等作物要高。其生長發(fā)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5℃到30℃。棉花種子發(fā)芽所需的最低溫度是10℃到12℃。在尉犁縣,土壤溫度連續(xù)5天超過12℃就意味著可以播種了。

得益于獨特的光熱條件,新疆棉花擁有國內較高的品質優(yōu)勢。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也是世界三大產棉區(qū)之一。國家統(tǒng)計局資料顯示,2020年新疆棉花總產量達516.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87.3%。

當前,新疆的棉花種植具有較高機械化水平。耕地、播種和采摘主要通過農機完成,人工在其中起著輔助性作用,例如駕駛拖拉機,跟隨播種機在必要時更換地膜,采摘棉田邊角地方以及機器采摘剩余的棉花。不過,在棉田的管理方面,包括巡田、除草、打藥、澆水、施肥、打頂?shù)?,人工仍然是主要力量?/p>

4月23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在該3000畝棉田觀察農機作業(yè)。

隨著播種覆膜一體機向前行駛,播種、鋪設滴灌帶與地膜、覆土有序地向前開展。

棉農需要根據(jù)氣候條件確定播種時間,在棉花生長過程中關注各種原因造成的病蟲害,并對棉花進行打頂以及針對性地施水、肥、藥,在棉花成熟后集中噴灑脫葉劑,再用采棉機采棉。收獲的棉花則會進入紡織流程,經過清花、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等工序被紡成紗。

新疆的棉花種植需要覆蓋地膜。地膜可提高土壤溫度,使棉花生育進程加快,延長有效結鈴期,為棉花高產優(yōu)質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能保持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防止風蝕,使土壤保持疏松狀態(tài)。

據(jù)新疆農業(yè)農村廳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新疆總體棉花機械采摘率達69.83%,其中北疆達95%。機采和人工采摘差別包括種植與后續(xù)處理。機采要求棉花種植地更密,在棉花成熟后也需要打落葉劑。同時,機采難以避免地讓棉花中混入地膜等異性纖維,因此棉花在加工之前還需要進行雜質清除。

尉犁縣的一位擁有接近1600畝地的棉農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他就開始種植機采棉?!澳菚r候這附近棉花廠沒有清花設備,我只能把棉花賣到北京和喀什。而現(xiàn)在機采棉已經十分普及,附近的棉花廠都會收機采棉?!?/p>

這位棉農積極使用各種農業(yè)機械、科技。比如,使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

他表示,原先農藥的噴灑依靠帶著大型藥罐的拖拉機,它在地里行走時會掛到棉桃等從而影響產量。但無人機不會接觸到作物,而且在農藥的使用方面可以更好地控制?!?017年第一次接觸他們的無人機,大概用了8萬塊錢的農藥。2019年我買了一臺自己琢磨,全年算下來農藥大概有四萬五?!绷硪环矫?,使用無人機打農藥也會減少農藥對人的傷害。

再如,他在播種機上使用農機自駕儀,稱使用自駕儀不僅能減少人力成本,也能更好地進行精細化作業(yè)。

他表示,棉花播種得直,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但自駕儀可以讓普通駕駛員開得很直,從而減少對資深駕駛員的需求。“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天工資五六百元,而且還不好找?!?/p>

“一般采棉機標注的采摘率都是達到94%以上。如果播得跟波浪一樣,棉田的采摘率可能達到60%就很不錯了。就是說如果地里產400公斤棉花,只能收獲400×60%。那會損失多少!”

這位棉農表示,與人工相比,機械具有成本低、易管理等特點。“從4月到9月棉花的生長周期內的全田管理,包括播種,苗期的扣苗(將長到地膜下的苗進行矯正),還有一些病蟲害的防治、除草,以及打頂(打頂尖,能夠調解養(yǎng)分運輸方向,減少無效果枝)。目前正常價格是每畝地在240元到260元之間。如果使用機器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驟,比如除草、打頂,人工的價格就會降低。”

棉花采摘結束后,他將進行其他作業(yè),包括回收覆膜、粉碎秸稈、平整土地等。這位農戶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開始參與種植?!胺N了好幾年地之后想通了,職業(yè)不分貴賤,只要掙錢,家人老婆孩子好就OK了。當然首先不觸犯法律。”

棉花的種植一年只有一次,從4月到9月,其他時間空余。這位農戶表示,自己也會做其他事情賺錢,“不能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里”。

科技發(fā)展提升了棉花種植效率,并改善了自然條件,讓缺乏水資源的西北成為棉花種植的良田。

對于尉犁縣農業(yè)發(fā)展趨勢,張曉冬表示,“目前,尉犁縣分散經營的土地占到60%到70%,我們接下來努力的方向就是加快土地流轉和集約化。土地的規(guī)模化與集約化經營在成本降低和技術提升方面都有更大的空間。我們希望由大型企業(yè)來承包土地,它們應對市場和風險的能力更強。比如,大企業(yè)可以直接和大型農資企業(yè)聯(lián)系,通過一級批發(fā)獲得更低的農資價格,從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運用科技培育出優(yōu)質高產的棉種,打好種業(yè)翻身仗?!?/p>

隨著近年來中國工業(yè)化及城市化進程加速,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持續(xù)轉移,新疆地區(qū)農業(y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日益凸顯。極飛科技的“超級棉田”項目正是一個推動農業(yè)無人化技術規(guī)?;?、體系化發(fā)展的嘗試。

網(wǎng)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推薦圖文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