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制造更好的無人機。事實證明,最有希望的技術之一是使它們盡可能地像鳥類。
研究人員測試撲翼鳥無人機
拍打翅膀、配備鳥嘴的無人機(撲翼機)
這項研究被稱為GRIFFIN計劃,它的主要部分是由歐盟贊助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出能夠做無人機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的鳥類機器人,以及更多。鉸接式撲翼機被設計為通過滑翔和其他與風流的反應來大大節(jié)省電池壽命。模擬的爪子將使飛行器能夠降落在彎曲的物體上或抓住垂直的物體,如桿子。構成折疊翼和其他部件都是安全的,將允許與人類直接接觸和互動,而大多數(shù)無人機的螺旋槳是非常危險的。
該項目由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的電氣工程師Anibal Ollero領導,他們正在開發(fā)撲翼機,通過拍打翅膀飛行的飛機,可以做大多數(shù)無人機都能做的事情,這要歸功于各種機載應用程序。但它們也可以使用它們的機械翅膀、喙和爪子手動執(zhí)行某些任務。同時,沒有旋翼,從根本上減少了它們在飛行中發(fā)出的噪音,并可能最終允許它們做一些驚訝事情,如降落在受傷的人身上,進行生物識別測量等。
到2030年,機器鳥將飛向高空
發(fā)展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Ollero告訴歐盟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雜志Horizons,他的研究所已經(jīng)在室內(nèi)和室外的測試中成功地進行了撲翼機的飛行。他們還在7到10英寸寬的架子上完成了著陸。Olleo說,下一個主要挑戰(zhàn)是使用機載機器學習和其他人工智能,以實現(xiàn)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因素(如風流或可能用于降落不平整表面)的自動響應。
Ollero說:“我們想要展示的是這些綜合能力:在飛行的時候盡可能節(jié)省資源,能夠棲息,能夠像鳥一樣操縱它們的四肢......在我們的機器鳥中整合與材料科學、機械學、空氣動力學和人工智能有關的新技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盡管如此,Ollero相信他的機器鳥可能在本十年末執(zhí)行實際任務。這項工作將得到形狀記憶合金的幫助,這種合金可以用來復制真實的鳥類身體結構,如喙或爪子。尤其是技術部件的快速微型化進展也將有很大幫助。因為正如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所知道的那樣,裝載在飛行器上的應用程序的功能和多樣性正在增加飛機自身的重量。
事實證明,鴿子是在城市環(huán)境中快速飛行和精準反應的高手,同時它還能飛出超遠的距離。如果是這樣的無人機有什么理由不愛呢?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