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沒有水,也不是橋,而是一扇門。它是橫在美軍面前的生死門。透過這扇門,對手領(lǐng)略了“冰雕連”精神,看到了鋼鐵般的意志。而志愿軍,也認識到擁有強大空中力量的重要和緊迫。
《長津湖·水門橋》中,余從戎說:“什么時候咱們也能開上自己的飛機?”
不久后
航空工業(yè)
誕生在
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煙中
1951年4月17日,第四次戰(zhàn)役接近尾聲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wù)院頒發(fā)了《關(guān)于航空工業(yè)建設(shè)的決定》,在《決定》的指引下,中國的航空工業(yè)展開了艱苦奮斗的歷程。《決定》也成為新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出生證”。
如果說這個決定是一面旗幟
那么在這面大旗的號召下
有志于航空報國的仁人志士
聚集在一起
為了黨的厚望
為了先烈的期盼
為了人民的重托
為了報國強國的初心使命
不懈地奮斗著
如今70年過去了
從修理到仿制再到自主研制
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
航空工業(yè)
走過了70余年厚重的發(fā)展歷程
也讓我們擁有了
更深沉、更難忘的記憶
如今
也是“水門”
也是一道“生死門”
載著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運20
接烈士回家
先烈在那頭
我們在這頭
2021年9月2日11時26分,搭載烈士棺槨的運20落地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遼寧沈陽桃仙國際機場以“過水門”最高禮遇迎接烈士遺骸。兩架擔負護航伴飛任務(wù)的殲11B戰(zhàn)斗機低空通場致敬。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姑涝瘧?zhàn)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zhàn)勝一切強大敵人。
先烈們的犧牲
換來了現(xiàn)在的從容
從
快卸快裝
把100架戰(zhàn)機交付空軍
到
航空工業(yè)自主研制的
6型71架軍機
飛越天安門
致敬祝福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
七連的心愿
他們的心愿
圓了
也是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
71周年紀念日到來的時候
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
金鐘元、馬英、劉奇
三位航空工業(yè)離休干部
受邀來到航空工業(yè)沈飛
……
時光易逝,老人的身軀已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矯健,耳朵已近失聰,只有胸前的一枚枚勛章訴說著他們曾經(jīng)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參觀時,老人們都不怎么說話。但看到一列列戰(zhàn)鷹時,他們眼里有光、豎起拇指、堅定地敬起軍禮。他們的思緒,也許,也回到了昔日的崢嶸歲月。
“在朝鮮,受敵人空軍的氣太多了。”
“希望咱們多出好飛機,好好飛,一定要趕超一流!”
“這是新的飛機嗎?好??!好啊!”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有強大的空軍,希望咱們多造好飛機,造出世界一流的飛機,讓祖國的空軍更加強大?!?/strong>
先烈們曾經(jīng)的委屈
如今
不會再有了
70年前的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他們用行動充分展現(xiàn)出最熾熱的愛國之情、最無畏的英勇頑強,用血肉之軀構(gòu)筑起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2025-08-15 10:49
2025-08-15 10:45
2025-08-11 22:22
2025-08-11 22:13
2025-08-09 14:00
2025-08-09 13:53
2025-08-08 10:03
2025-08-07 09:39
2025-08-06 10:36
2025-08-06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