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太原局集團公司太原工務段管內(nèi)西南環(huán)線的橋梁上,一場秋季設備大檢查、大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該段太原橋隧車間的十余名檢查人員,正手持檢查錘等儀器,對橋梁進行全面“體檢”。
為全面掌握線橋設備狀態(tài)和查找“潛伏”的各類病害,自8月底開始,太原工務段組織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秋季設備大檢查、大整治工作,及時消除暑運、行車對設備造成的損耗,全面恢復行車設備“體能”,實現(xiàn)設備高效養(yǎng)護維修,為運輸組織提供可靠的設備支撐。
為了提高巡檢質(zhì)量,今年的秋檢工作采用了“人檢”+“技檢”的方式。在巡檢過程中,檢查人員對管內(nèi)線路、橋梁、隧道等設備逐米、逐臺、逐部件進行全覆蓋檢查。同時,他們還借助無人機以及裂縫深度檢測儀等精密儀器,全面開展智能巡檢。
“我們重點對管內(nèi)橋梁圬工梁體露筋、掉塊、裂損等情況進行檢測記錄,對可能存在隱患或缺陷的部位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橋梁設備狀態(tài)。”太原橋隧車間班長張利說道。
在對橋梁支座進行檢查時,他們需要順著檢查梯到橋墩上,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側(cè)身仰頭檢查支座狀態(tài)。由于檢查空間狹小,需要保持半蹲或前趴的姿勢,每個支座檢查需要大約半個小時。
“除了對梁體的檢測檢查,我們還要檢查橋面欄桿、步行板、擋砟板的幾何尺寸,以及有沒有螺絲松動、銹蝕等等,對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整治。”張利說。
“我們對重點病害建立了臺帳和圖片資料庫,作為我們下一步設備大修、設備專項整治的基礎資料?!睆埨f。
對于秋檢中發(fā)現(xiàn)的設備病害和隱患,將分類匯總納入安全問題隱患庫,逐項確定整修方案和整修計劃,根據(jù)輕重緩急程度,組織人員對照整修標準進行整修,確保橋梁設備達到優(yōu)良標準。
秋檢正當時,截至目前,該段已完成橋梁檢測500余座,隧道100余座,及時消除設備隱患和缺陷,全力以赴保障鐵路運輸安全穩(wěn)定。
供稿 | 太原工務段融媒體工作室
圖文 | 趙哲昌 姚文龍 史進
編輯 | 黃堯
審核 | 武高林
2025-09-12 11:30
2025-09-11 10:41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