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第二屆博鰲防災減災大會暨防災減災主題展”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亞洲灣大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由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主辦,以“提升災害防治能力,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主題。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災害防治能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致導科技在本次大會中推出中/小型無人機應急救援平臺,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災后應急偵察救援、通訊保障等功能。
致導科技工作人員向與會人員介紹無人機應急救援平臺特點
展會期間,致導科技總經理李曉宇在無人科技創(chuàng)新應用分論壇中就提升災害現場應急處置能力做出報告。
小型無人機應急救援平臺實現災后應急偵察救援,通訊保障功能。具備快速起飛, 靈活作業(yè),快速獲取災情現場音視頻信息能力,為指揮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致導科技小型無人機應急救援平臺采用全域感知共享應急自組網通信系統(tǒng),創(chuàng)新 性實現了寬帶數據傳輸和無中心音視頻調度。系統(tǒng)具備智能化組網、極簡配置、 無中心調度、空地一體立體覆蓋特性,開創(chuàng)性的解決了前后指和一線作業(yè)分隊人 員在三斷場景下的現場態(tài)勢實時感知及有效通聯(lián)問題,能最大限度提升溝通效率 及降低一線作業(yè)人員安全風險。
致導科技小型無人機救援平臺在災后“三斷”場景作業(yè)示意圖
中型無人機應急救援平臺相對小型無人機具備長航時、大載重優(yōu)勢。具備更長 滯空時間,可實現更多種類,更高性能任務及飛行載荷掛載,滿足更加嚴苛的 應急救援場景需求。
致導科技中型無人機可掛載高性能通訊設備,可實現組合通訊,掛載公網基站、寬帶自 組網設備、PDT集群基站、衛(wèi)星通訊站、搜救載荷等,進一步提高災區(qū)臨時通 訊恢復及搜救能力。
致導科技中型無人機救援平臺在災后“三斷”場景作業(yè)示意圖
致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4年9月,核心團隊成員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發(fā)基于MEMS傳感器的微小型無人系統(tǒng)的團隊。2004年至今,專業(yè)從事無人系統(tǒng)技術的研發(fā)與產品推廣,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簡單易用、安全可靠的產品,一站式的服務及解決方案。
團隊自組建以來,開發(fā)出多個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不僅在相關技術領域處于國內甚至世界的領先水平,并且還和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yè)、科研院所及國防部門進行過深度合作。雖然團隊的核心產品奪取過世界范圍多個機器人及無人機大賽的冠亞軍頭銜、也受到了北京奧運安保團及南極科考隊的青睞,還遠銷中東、東南亞和南美市場,但這幫平均年齡30多歲的年輕人并未停下前行的腳步。
經過十余載的摸索前行,團隊不僅積累了固定翼、飛艇、直升機、涵道飛行器、多旋翼等各種不同類型飛行器的先進飛行控制技術,同時還掌握了地面無人輪式,履帶式機器人、水面及水下機器人的導航與控制技術,并成功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yè)。
2014年伊始,消費級無人機的話題在世界范圍內開始萌芽,但在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下,大部分人對消費級無人機這種看似未來的概念仍舊模糊。如何正確傳遞科技的指引?擁有數年行業(yè)積累的致導團隊開始擴充,并在不久之后便聚集了來自包括無人機領域在內的全國范圍的頂尖人才。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信心十足。不求聚光燈環(huán)繞,只為帶來一款產品。她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無限的可能性,注定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并告訴大家:未來已來。
將產品做到極致,將每一個細節(jié)帶到人們眼前。這是我們致導員工的使命。
核心團隊、技術優(yōu)勢、行業(yè)影響力,我們努力、我們積累、我們奮進。
我們將世界最先端的科技,孕育、雕琢,溫潤地帶到您的面前。
這一切的一切,都為讓您觸碰到她的那一刻。
心動。
致導科技核心團隊卓越產品:
2005.12 第三代自駕儀iFLY30推向市場;
2006.03 某型軍用無人機系統(tǒng)飛控分系統(tǒng)研制,目前已定型;
2006.05 里程碑產品iFLY40定型,在國內大量推廣并遠銷南美,中東等地區(qū);
2010.08 某重點型號軍用無人機系統(tǒng)導航飛控分系統(tǒng)及測控站軟件的研制;
2011.05 組合導航iFLY-G2定型,是當時世界上更新率最快的微小型GPS/INS;
2011.12 第五代自駕儀iFLY-F1A推出,采用的非線性控制率和制導率。
致導科技核心團隊大事記年表:
2006 在國內率先實現控制無人飛艇自動飛行;
2007 為極地科考隊提供無人機,這是中國首次在南極科考使用無人機;
2008 圓滿完成總參作戰(zhàn)部的奧運安保任務;
2009 參與北川、漢旺災后地質調查;同年參加第27次南極科考,成功實現從雪龍?zhí)柹掀鸾禑o人機;
2010 參加青海玉樹抗震救災;
2011 研制無人機訓練平臺,用于操作手訓練等。
2025-09-12 11:33
2025-09-12 11:32
2025-09-12 11:31
2025-09-12 11:29
2025-09-12 11:27
2025-09-12 11:25
2025-09-11 10:45
2025-09-11 10:44
2025-09-11 10:36
2025-09-11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