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多旋翼已經(jīng)涉足了公安、電力、消防等絕大多數(shù)的應用領域,從民用的角度來看,多旋翼已占據(jù)了無人機的半壁江山。
早在2008年之前,多旋翼無人機基本上就沒有。無人機當時主要就是無人直升機和固定翼無人機兩種。就算是作為標桿企業(yè)的大疆也是后來才開始涉足多旋翼的。隨后,多旋翼開始憑借其優(yōu)良的操控性能,迅速成為無人機領域的新寵。獲得如此厚愛,多旋翼能否承載的了無人機的未來哪?
市場緣何青睞多旋翼?
首先跟固定翼、直升機相比,無論是在操控性、可靠性和勤務性方面多旋翼都是表現(xiàn)最出色的了,只是在續(xù)航和承載性方面還是稍差一點。科比特常務副總梁先仁對此也說過:“多旋翼無人機相對于固定翼和直升機有自身的優(yōu)勢,懸停、維護、保養(yǎng)、起降等各方面都非常方便。”
它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起飛后可在空中懸停。它的操控原理簡單,操控器四個遙感操作對應飛行器的前后、左右、上下和偏航方向的運動。在自動駕駛儀方面,多旋翼自駕儀控制方法簡單,控制器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也很簡單。若僅考慮機械的可靠性,多旋翼沒有活動部件,它的可靠性基本上取決于無刷電機的可靠性,因此可靠性較高。因其結構簡單,若電機、電子調(diào)速器、電池、槳和機架損壞,很容易替換。而固定翼和直升機零件比較多,安裝也需要技巧,相對比較麻煩。
航時問題仍是最大瓶頸
無可厚非,目前航時問題仍然是阻礙多旋翼領域發(fā)展的最大問題。固定翼和直升機主要是以燒油為主的,所以航時能達到2個小時以上,而目前多旋翼做的最好的大僵也只能保持在10到15分鐘,行業(yè)級則是停留在30到40分鐘左右的樣子,能超過一個小時的航時就已經(jīng)相當了得的。
盡管現(xiàn)在航時問題對很多的行業(yè)用戶來說并不能盡人意,但就全球而言,多旋翼的產(chǎn)量依然能保持最大。如果航時問題解決了,多旋翼在市場上的發(fā)展空間可想而知。
而對于如何更好的來解決航時的問題,梁先仁則表示,對于網(wǎng)上最近提到的氫動力電池能夠讓多旋翼飛的更久一點,目前也在關注這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從本質(zhì)上來看主要從電池的能量密度上著手解決,也就是如何能讓同樣重量的電池能夠蓄更多的電。飛機的設計方面盡量貼合空氣動力學的需要,這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與此同時,如何提高遠距離傳輸和解決多旋翼無人機的避障問題,這都是多旋翼領域目前亟需解決的一些痛點。
技術創(chuàng)新為行業(yè)注入新鮮血液
從事多旋翼開發(fā),無外乎從需求、方案、技術三個角度入手。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本領域很強的專業(yè)知識,其難度在于需要對多旋翼的某種性能進行較大改善。行業(yè)每個細分領域都會帶來新需求和問題。多旋翼與其他設備組合,不斷形成新的應用。新的應用場景勢必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技術。同時,應該對用戶進行細分,這可以挖掘另外的新需求。
多旋翼的性能會因其他技術的進步而進步,其相對于固定翼和直升機的優(yōu)勢也會進一步凸顯。主要表現(xiàn)在動力、導航、交互、通訊、芯片、平臺、空管等技術方面,與此同時,還會不斷延伸出新的技術。創(chuàng)新無止境,新的技術必然會給多旋翼領域不斷的注入新鮮的血液。
目前逐漸被看好的多旋翼仍需要可靠的品質(zhì),這就意味著生產(chǎn)商需要源源不斷的研發(fā)投入。因此,安全風險可控和具備廣闊的消費群體的市場可以幫助廠家賺取合理的利潤,進一步幫助產(chǎn)品提升質(zhì)量,凡事多磨難,只要產(chǎn)品實力有了,才是給廣大用戶最好的交代。對于多旋翼能否承載的住無人機的未來,還得靠實力。
2025-08-26 13:48
2025-08-21 12:57
2025-08-19 12:55
2025-08-11 22:18
2025-08-09 13:51
2025-08-08 09:59
2025-08-08 09:57
2025-08-07 09:35
2025-08-05 16:54
2025-08-05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