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森林遙感課題組研究員倪文儉一行8人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開展無人機航拍數據支持下的野外森林調查工作。
野外森林調查數據是理解遙感探測機理,發(fā)展基于星載遙感數據的森林結構參數反演算法的基礎。
在傳統(tǒng)的野外森林調查工作中,考慮到野外作業(yè)效率和林下通視條件欠佳的情況,樣地內每個位置的獲取代價較大,通常僅記錄單木的樹種、胸徑、高度和冠幅等參數,而樣地數據與星載數據的匹配主要依賴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確定的樣地中心(或四至)位置。由于森林冠層的遮擋效應,林下衛(wèi)星定位信號較差,非差分定位精度較低,嚴重制約著地面調查數據與星載數據精確匹配,為反演算法的發(fā)展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為有效解決這一瓶頸問題,森林遙感課題組歷時兩年完成了“無人機森林調查系統(tǒng)”的硬件構建和測試飛行工作。此次實驗主要利用無人機航拍得到的正射影像進行野外調查點的選擇,并以正射影像為底圖,以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作為輔助,通過對無人機正射影像的現場快速解譯(如枯立木、倒木、樹種和單木相對大小等),使得地面單木測量直接與無人機影像上的單木對應。
左圖為無人機正射影像圖,右圖為現場快速解譯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這種作業(yè)方式切實可行,既有效解決了林下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精度低的制約,又可實現調查樣地的可視化存檔,大大增加了地面調查數據在反演算法發(fā)展中的嚴謹性和靈活性,為理解遙感探測機理發(fā)展高精度反演算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左圖為入庫的單木位置圖,右圖為入庫的單木結構參數
此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973)項目“復雜地表遙感信息動態(tài)分析與建?!焙椭锌圃骸鞍偃擞媱潯表椖康闹С帧?
2025-02-19 10:25
2023-09-22 16:12
2021-10-24 17:32
2021-10-24 17:31
2021-10-24 14:21
2021-10-23 11:29
2021-10-23 11:25
2021-10-23 11:24
2021-10-23 11:19
2021-10-2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