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北方沿海地區(qū)晴空萬里,微風習習,正是部隊訓練好時節(jié)。停泊中的山東省東營市邊防支隊船艇大隊公邊37701艇前,兩名警用無人機“飛手”正有序進行飛行前檢查,為即將開始的飛行訓練做準備。
兩名飛手調(diào)試的六旋翼警用無人機軸距920mm,載荷3.2kg,無風時最大航速可達54km/h,基本滿足救生衣、救生圈、零星食品等救援物資的拋投需要。通過空中拋投,可為遇難船只或人員延長待救時間,提升救援成功率。此外,警用無人機還可借助空中拍攝為海上巡邏拓寬視角,幫助船艇官兵掌握更為全面詳細的海情信息。
相比起陸上起飛的常規(guī)性無人機操控,海上飛行有許多不同之處:優(yōu)勢是視域良好、信號干擾少,潛在危險是起飛環(huán)境不穩(wěn)定、參照物少、氣象條件復雜多變。邊防官兵稱,由于船身晃動,“艦載機”需以手托方式起降,“飛手”在飛行中除了屏幕信息,一般只能通過船舶位置和環(huán)境光線來判斷飛機位置,同時對抗較為強勁的海風調(diào)整飛機姿態(tài)。
懸掛拋投物飛向目標地點時,要緩慢勻速飛行,最大程度減輕拋投物晃動對機身穩(wěn)定造成的影響;返航時要選取最短距離快速飛行,縮短返航時間,避免被海上氣象條件變化干擾飛行。拋投時,要盡量降低高度,提升準確性。
在晃動的船舶上集中精力監(jiān)看屏幕更易引發(fā)暈船,因此“艦載機飛行員”均從航海、通訊業(yè)務骨干和身體和心理素質(zhì)較好的艇員中選拔。目前這個大隊正緊密開展警用無人機飛行訓練,旨在進一步拓展海上救援能力,為近海平安提供更強大保障。
精準定位:一般情況下無人機可通過GPS定位實現(xiàn)自身姿態(tài)穩(wěn)定,特殊情況下(飛機故障、環(huán)境復雜、信號干擾等)飛手需通過手動調(diào)整保持航向正確和定位精準。
起飛:根據(jù)實際救援和應急任務需要,邊防巡邏艇搭載的警用無人機分為陸上和海上兩種起降模式:陸地上可采用GPS模式,直接自地面勻速起飛;海上航行中則需在姿態(tài)模式下,由副飛手手托機體,盡量保證平穩(wěn)的前提下起飛。
無人機航向目標區(qū)域。
無人機拋投救援物資瞬間。
主副飛手交換操作位置和起飛地點再次練習,為了救援一分鐘,訓練標準要貼近實戰(zhàn),毫不放松!
2025-09-11 10:41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
2025-08-22 10:33
2025-08-18 14:20
2025-08-13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