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wǎng)廣東佛山供電局率先實現(xiàn)無人機自主巡檢趙艷攝
9日,在220千伏的文平乙線現(xiàn)場,南方電網(wǎng)廣東佛山供電局無人機團隊所屬的幾架無人機在巡檢輸電線路,按照設定好的路徑對線路進行自動巡檢,并處理機體的起飛升降以及轉變方向。
與以往不同,巡線人員的雙手并沒有拿著操控無人機的遙控器,只需專心查看無人機實時拍攝回傳的巡線影像即可,完成一基雙回路桿塔的巡檢僅需5分鐘。
輸電線路架設在電桿或鐵塔之間,每天經(jīng)受風吹日曬、雨雪霜凍,難免發(fā)生損壞和故障,導致停電。因此,電力人員要定期對這些線路進行巡檢和維護,清除可能引發(fā)故障的隱患。
無人機自動處理機體的起飛升降以及轉變方向
過去,人力巡線容易受到氣候和地形等影響,存在效率較低的問題,每次都要耗費大約半天至一天的時間巡線,特別在人工登塔過程中,存在高空墜落或者觸電等風險。雖然人工操作無人機的應用緩解了這一問題,但由于無人機的定位精度低,飛機拍攝位置、高度都要靠人工視覺判斷,很難準確到達指定位置和高度,同時,拍攝的質量會因操控者的水平產生差異。
2015年開始,南方電網(wǎng)廣東佛山供電局無人機團隊開始在硬件和軟件上探索無人機自主航行精細化巡檢技術,歷經(jīng)人工操控飛行記錄—優(yōu)化路線—試飛—再優(yōu)化等多次探索過程,最終該局以無人機技術為基礎、以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組模為突破點,掌握了多旋翼無人機精細化自動巡檢控制技術,并于2017年12月開始試行該技術,對輸電線路進行精細巡檢,截至目前該技術驗證情況良好。
該局輸電管理所信息及科技專責曾懿輝介紹,先由經(jīng)驗豐富、技能過硬的飛手帶著無人機去線路現(xiàn)場進行人工操控的巡檢拍攝。這期間,控制程序將自動采集巡檢桿塔的起飛位置、距離輸電設備的空間位置、可見光及紅外拍攝位置及拍攝角度等全過程信息,然后通過后臺優(yōu)化處理,形成輸電線路精細化巡檢空中飛行的最佳路徑節(jié)點。
“在平原地區(qū),無人機自動巡檢日工作效率較傳統(tǒng)人工操控無人機提高35%-45%,而在山地地區(qū),則可以提高約85%,日平均巡檢效率可提高70%。”曾懿輝稱。
“現(xiàn)在利用空間定位技術,無人機每一次飛行都可以到達指定的位置巡查,從而拍出技術人員需要的飛行圖片,精確度獲得提高。”廣東電網(wǎng)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一班作業(yè)員郭圣介紹,無人機自動精細化巡檢實現(xiàn)了在強電磁環(huán)境干擾下的精準作業(yè)。
曾懿輝稱,未來將構建“無人機+視頻監(jiān)控”的一體化巡檢模式,實現(xiàn)人工智能分析識別設備本體與外部的隱患功能,“讓無人機系統(tǒng)自動識別、分析輸電線路存在的隱患,幫助運維人員快速修復設備。
2025-09-18 11:24
2025-09-17 10:55
2025-09-16 09:27
2025-09-12 11:30
2025-09-11 10:41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