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無人機——木鵲這項發(fā)明,堪稱令當今世人目瞪口呆的高科技之一。
魯班其人
木鵲的發(fā)明者是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就是因自己的手被小草的葉子劃破,而受到啟發(fā),后來發(fā)明了鋸的那位。
魯班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魯國人,尊稱公輸子,生活中距今2400多年前的公輸子,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從小跟著老爹學這學那,實踐出真知,還別說,收獲還真大。
據(jù)說,當今木工師傅們的吃飯的家伙,都是公輸子同志發(fā)明研究出來的,每一件發(fā)明都滲透著公輸子在生活中因為點滴的啟發(fā)而滴下的汗水,比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等等。
要想會,跟著師傅睡。在公輸子的影響下,魯班的妻子也成了一位出色的工匠,據(jù)說傘是她發(fā)明的,真是老厲害了。
魯班發(fā)明木鵲
魯班,也就是公輸子同志的發(fā)明越來越多,腦洞大開,看著天空中飛翔的鳥兒,也希望能發(fā)明一樣東西能在空中翱翔。
于是,公輸子拿來竹子,削制成鳥兒的樣子,并且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木鵲”?!赌印攩枴芬粫杏涗洠斪影l(fā)明的木鵲能夠在天上飛行時間達到三天三夜不,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項發(fā)明,可以堪稱是古代中國人最早設計出的飛行器,是真正的無人機!公輸子同志為此非常自豪。
有一天,公輸子把他發(fā)明的木鵲展示給同樣做木工活非常出色的大家墨子先生看,不料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墨子說發(fā)明這些無極嘎達單的東西,還不如去發(fā)明一些實用的東西,這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
就是墨子先生的這一番話,就把一個發(fā)明飛行器的先哲的繼續(xù)探討的心給澆滅了。公輸子一聽,說的是啊,玩物喪志啊,這木鵲頂多哄孩子玩的東西,又沒有實用價值。公輸子聽了這一番話之后,覺得墨子說的確實有道理,于是在日后生活中,多發(fā)明實用工具。
于是,“幡然醒悟”的公輸子開始潛心研究一些實用的發(fā)明,很不幸,在現(xiàn)在看來,木鵲的發(fā)明是多么的超前啊,是多么的偉大啊。但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下,公輸子把這項偉大的技術給藏在了心底。自此,木鵲的制作方法便這樣失傳了,太令人心痛了。容我歇一歇,心痛極了。
在發(fā)明木鵲的路上,公輸子不孤單
古人也曾設想自己能像鳥兒那樣有一雙翅膀來飛啊飛,西漢末年有位愛發(fā)明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翼裝俠”,雖然他沒有留下名字,但是他的做法卻被記錄了下來:
他用鳥的羽毛制成了兩只大大的翅膀,并綁在自己的胳膊上,人站在小山上,然后“翼裝俠“”借此飛躍了數(shù)百步,最后安全落了下來。
這位“翼裝俠”的“羽人”在當時很是令人崇敬,也有人對此不屑。但不論怎樣,他都是古代中國宇航員的另一種形象。
明代,一個叫萬戶的潮人,開始嘗試載人飛行:
萬戶把自己捆綁在椅子上,兩只手各拿一個大風箏。并在座椅的背后裝上47枚當時可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也就是鞭炮。然后把自己飛鳥狀的飛行器被安放在山頭上,萬戶讓人同時點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借著火箭向前推進的動力,加上風箏的上升力量及平衡作用飛向天空。
于是,噴著火焰的“飛鳥”帶著萬戶離開山頭沖向半空。然而不久,火光消失,飛鳥翻滾著摔在山腳之下,萬戶也因此喪生。
可憐的萬戶,真是執(zhí)著,是古代中國為航天事業(yè)獻身的第一人。萬戶驚人的膽略和非凡的預見,為后人進入太空打開了思路。為紀念他,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萬戶環(huán)形山”,萬戶的名字被永遠刻在了他夢想觸及的地方。
2025-09-19 12:22
2025-09-18 11:24
2025-09-17 10:55
2025-09-16 09:27
2025-09-12 11:30
2025-09-11 10:41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