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礦藏
目前最常見的策略是使用基于海底的跟蹤車輛,但已經(jīng)對水下無人機進行了收集小型結核的測試。水下無人機在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第一艘無人駕駛、不栓繩的水下航行器在1864年被創(chuàng)造出來,并且大部分類似于魚雷。20世紀50年代,華盛頓大學與美國海軍一起進行了自動化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在那之后,直到技術允許使用更小的能源,創(chuàng)新才有了飛躍。
康斯堡的第一個水下機器人是在90年代初制造的,現(xiàn)在的模型幾乎認不出來。它看起來像一個光滑的橙色魚雷,現(xiàn)在可以進行聲學、激光和攝影圖像。最近,這個機器人已經(jīng)掠過北極水域的底部,在挪威繪制錳結核的地圖。
2016年,工程師約翰移動著由康斯堡的自動水下航行器,在尼斯湖進行調(diào)查。這只光滑橙色“魚雷”可以拍攝聲音、激光和攝影圖像。
米爾斯預測,新的傳感器技術將在未來發(fā)展,提供更詳細的圖像。他還認為下一代將提高任務中的處理能力,包括能夠?qū)崟r量化結核的自動目標檢測。
康斯堡的這項技術可能領先于市場。友商諾第留斯公司是第一家獲得深海開采權的公司,去年在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水域的開采失敗后破產(chǎn)。該項目遭到了當?shù)?a href="http://www.hldxsj.cn/sell/list-336.html" title="環(huán)保" target="_blank">環(huán)保組織的強烈反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的大規(guī)模深海采礦作業(yè)。
這項多功能技術在能源領域也有應用。去年,挪威油氣巨頭Equinor和意大利Saipem簽署了第一份合同,在挪威海岸外的Njord油田使用先進的無線無人機服務。
與此同時,在日本基金會(Nippon Foundation of Japan)和海洋深度圖(General depth - 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的支持下,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正試圖在2030年前繪制出一幅海底地圖。到目前為止,只有不到20%的記錄在案。去年,白宮宣布了一項在美國境內(nèi)調(diào)查1157萬平方公里海底的計劃。
2017年,在日本東部的太平洋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塊含有鈷和其他稀有金屬的巖石,這是日本首次進行深海采礦。
新罕布什爾大學教授、“海底2030北極和北太平洋區(qū)域中心”的聯(lián)合負責人拉里·梅耶表示,“這種海洋測繪的新狀態(tài),我們不想僅僅繪制普通地圖,而是繪制精確的海底地圖,并描繪特征,自動水下航行器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彼€表示:水下無人機將被用于對特定區(qū)域進行詳細考察,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海底對我們來說是如此清晰。
2025-08-13 11:12
2025-08-13 10:55
2025-08-08 09:53
2025-08-07 09:28
2025-08-06 10:53
2025-08-06 10:45
2025-08-06 10:43
2025-08-05 16:54
2025-08-05 16:49
2025-08-05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