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热视频,做做受视频播放试看30分钟,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天天槽夜夜槽槽不停,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發(fā)布詢價單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綜合資訊 > 正文

無人機將如何塑造戰(zhàn)場形態(tài)?

2020-10-29 11:36 性質:轉載 作者:張學峰 來源:《環(huán)球》雜志
免責聲明:無人機網(www.hldxsj.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在納卡沖突中,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與TB-3無人機配合使用,已經具有了無人機體系作戰(zhàn)、網絡化作戰(zhàn)的雛形。文/張學峰如果說納卡沖突中哪類武器給人的印象最深刻,...

在納卡沖突中,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與TB-3無人機配合使用,已經具有了無人機體系作戰(zhàn)、網絡化作戰(zhàn)的雛形。

文/張學峰

如果說納卡沖突中哪類武器給人的印象最深刻,無人機肯定是其中之一。在沖突中,阿塞拜疆使用的無人機如入無人之境,對亞美尼亞的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空地對抗一直是現代戰(zhàn)爭的永恒話題。而無人機的出現,使戰(zhàn)爭勝利的天平有了傾斜的可能。有分析認為,在高技術對抗背景下,隨著軍用無人機技術的不斷完善,未來將重塑現代戰(zhàn)爭模式。

坦克缺乏防空能力

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打擊地面目標,有的坦克可以對付超低空飛行的慢速目標,主要是直升機。比如,俄式坦克通常可以發(fā)射激光駕束制導的炮射導彈,這類導彈具備一定的反武裝直升機能力。而美國的M1系列坦克則主要使用多用途破甲彈(MPAT),兼職打擊超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它使用了特制的近炸/觸發(fā)引信,一旦被這種炮彈命中,直升機難逃厄運。此外,各國主戰(zhàn)坦克都裝備有高射機槍,具備有限的防空能力。

不過客觀而言,這類兼職防空武器即便用于反直升機也只是臨時客串,很難用于打無人機。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大多在3000米以上巡航飛行,坦克的觀瞄裝置性能、主炮俯仰角、導彈射程都很難滿足打擊這類無人機的需求。

無人機打坦克,主要是通過攜帶的反坦克導彈或者精確制導炸彈進行。雖然坦克打無人機的能力欠缺,但通過先進技術加持,可以具備一定的反擊能力。例如俄羅斯的新型坦克T-14已經開始使用主動防御系統(tǒng)。主動防御系統(tǒng)主要是通過坦克自帶的探測裝置,如毫米波雷達探測來襲反坦克導彈,然后通過獨立的發(fā)射裝置發(fā)射小型彈藥,摧毀靠近坦克的反坦克導彈。這種主動防御系統(tǒng)能夠全向360度覆蓋,對無人機發(fā)射的反坦克彈藥具備一定的防御能力。

另一種對抗方式是直接干擾壓制無人機的觀瞄裝置。無人機大多使用光電傳感器探測地面目標,使用激光測距,無人機發(fā)射的反坦克導彈也大多是半主動激光制導導彈,需要進行激光照射。有的坦克裝有激光壓制系統(tǒng),也就是使用中低功率的激光器,照射對方傳感器,對其進行干擾,或者對其致盲。盡管這種壓制系統(tǒng)主要針對地面目標,但是對其設計進行修改后,干擾無人機的光電傳感器在技術上也行得通。

但是,坦克不宜加裝更多的用于打擊無人機的武器,畢竟防空和打擊地面目標是完全不同的需求,很難將這兩種功能完美集中到坦克這一種裝備上。

防無人機需要立體防空

如果說,坦克作為陸戰(zhàn)武器被無人機“吊打”尚屬于實力不濟的話,在這次納卡沖突中,很多專職的防空系統(tǒng)被無人機摧毀就有些令人大跌眼鏡了。

按照阿方的說法,其無人機擊毀了至少12輛俄制薩姆-8短程防空系統(tǒng)發(fā)射車,2套較為先進的S-300導彈系統(tǒng)。表面看來,阿塞拜疆使用的土耳其產TB-2察打一體無人機和以色列“哈洛普”小型自殺式無人機,主要是在低強度戰(zhàn)場,用于打擊游擊隊、非政府武裝等目標,而亞美尼亞部隊卻是一支擁有S-300防空系統(tǒng)的正規(guī)軍。

事實上,亞美尼亞雖然組建有成建制的空軍,但地面防空力量算不上強大。其空軍主要裝備薩姆-2、薩姆-3、薩姆-8、薩姆-10(S-300P系列)、薩姆-16(便攜式防空導彈)、“道爾-M2”等防空系統(tǒng),但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S-300和“道爾-M2”。其他各型號的防空導彈都已老舊不堪,難當大任。例如薩姆-16是紅外制導的便攜式防空導彈,而使用渦槳發(fā)動機的無人機紅外特征不明顯,這種導彈不容易鎖定目標。

而性能相對先進的S-300,其最大射程根據不同型號可以達到90~200公里,但對低空、超低空目標只有大約三四十公里的射程,對低空超低空無法形成有效覆蓋,因此,在打擊無人機方面力有不逮。

值得一提的是,阿塞拜疆聲稱其無人機摧毀了兩套S-300系統(tǒng),但是從其公布的視頻看,主要打擊了兩個S-300的發(fā)射裝置和目標指示雷達,而當時S-300發(fā)射裝置未處于起豎狀態(tài),說明整個系統(tǒng)沒有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

除防空導彈力量不足外,亞美尼亞防空系統(tǒng)還存在一個“短板”:其并未裝備性能先進的戰(zhàn)斗機,導致空中的攔截能力下降。這樣,阿塞拜疆的無人機就能“鉆空子”。

無人機未來的優(yōu)勢將進一步凸顯

空襲與防空的對抗,本質上是信息技術的對抗。只要無人機奪取信息技術優(yōu)勢,就能肢解高密度部署的防空系統(tǒng)。

目前,無人機開始向大型化發(fā)展,這為其安裝大功率、性能強的電子戰(zhàn)設備奠定了基礎。假設在無人機的基礎上,為其增加電子戰(zhàn)吊艙,配備多架飛機掩護,再輔之以小型網絡化、分布式電子戰(zhàn)無人機以及反輻射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這種無人機立體進攻模式將對先進的防空網絡構成很大威脅。

在納卡沖突中,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與TB-2無人機配合使用,已經具有了無人機體系作戰(zhàn)、網絡化作戰(zhàn)的雛形。

另外,無人機技術也在與時俱進。傳統(tǒng)的無人機由于外形尺寸、飛行速度以及飛行高度等因素,如果沒有其他輔助力量,無人機在戰(zhàn)場的生存能力比較弱。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發(fā)展新一代具備隱身能力的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其作戰(zhàn)能力以及戰(zhàn)場生存能力都將獲得極大提高。

俄羅斯最新服役的S-70無人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種無人機的設計初衷便是在高強度沖突條件下突破強大防空系統(tǒng),并打擊敵方戰(zhàn)略目標。S-70重達20噸,采用飛翼式布局,機上大量使用復合材料以減輕結構重量并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據了解,其雷達反射截面積小于蘇-57。此外,S-70的有效載荷為6噸,其不僅可攜帶多枚遠程空空導彈,還能掛載用于攻擊地面集群目標的重型炸彈和巡航導彈。除俄羅斯外,研制這種級別無人機的國家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

(作者系知名軍事評論員)

來源:2020年10月28日出版的《環(huán)球》雜志 第22期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拒絕廣告

相關資訊

推薦圖文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掃碼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