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用無人機行業(yè)媒體Drone Life 3月17日刊載了一篇其總編輯Miriam McNabb撰寫的評論文章,題為《國際關(guān)系、毒品走私和謀殺:不要把犯罪歸咎于無人機》。文章認為技術(shù)不是問題,罪犯才是問題所在。而如果阻礙無人機技術(shù)的推廣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作者提到,最近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發(fā)表了題為《自上而下的死亡:犯罪組織如何使用無人機威脅美國人》的文章,主要講述美國日益嚴重的阿片類藥物的危機,但卻先把問題歸咎于新冠病毒,然后是芬太尼,接下來是國際關(guān)系的崩潰——最后卻猛烈抨擊無人機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并說,“相對較小的、由無人機運送的、合成類阿片貨物可能意味著成百上千人的死亡。蜂擁而至的無人機送貨可能是毀滅性的?!倍撝菐熳詈蠼ㄗh在邊境地區(qū)禁飛無人機。
Miriam McNabb首先提醒,所謂的“蜂擁而至的無人機貨運”只是設想而并沒有實際發(fā)生。然后表示,這篇文章最大的問題是:把犯罪歸咎于無人機而非罪犯,這給無人機行業(yè)帶來了公眾認知問題,還會對商用無人機的許多拯救生命和積極用途產(chǎn)生負面影響。而且這也對打擊毒品走私、暴力、恐怖主義或任何其他復雜社會問題的根源毫無意義。
她認為技術(shù)不是問題所在,罪犯才是。并稱,作為無人機資訊網(wǎng)站的編輯,她知道無人機被以多種方式非法使用。但無人機是一種中立的工具,可以用于各種目的。如何使用無人機是由其操作員而不是無人機來決定的。
她寫道,法律應該把重點放在犯罪上,而不是方法上。把方法當成重點只會激發(fā)更多的(關(guān)于犯罪方法的)創(chuàng)造力,并給合法的無人機操作員們造成無數(shù)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徹底消滅無人機,犯罪分子仍將攜帶毒品入境,在舊方法被淘汰的同時會找到新的方法。
她還認為,將執(zhí)法的重點轉(zhuǎn)移到單一的技術(shù)上不會有用,還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附帶損害。如果繼續(xù)將無人機定性為“壞”或“犯罪”,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無人機行業(yè)。
例如,在疫情期間,無人機被證明可以非接觸式地給易感人群送生活用品;在停電時,無人機技術(shù)可以幫助更快速地通電;無人機可以讓人們不必攀爬起重機、通訊塔、石油和天然氣鉆井平臺;執(zhí)法部門需要無人機來保護執(zhí)法者和社區(qū);消防員需要用無人機來對抗山火和救人;城市用的載人無人機正在研制中,這或許可以改變城市環(huán)境;而在安全非常重要的地方,例如邊境地區(qū),無人機已經(jīng)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監(jiān)視工具。
最后,她表示,無人機有很多拯救生命的用法,也會帶來很多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由于公眾的消極看法和犯罪分子也可能開始使用這些工具的風險,而在全國廣大地區(qū)推遲或禁止使用這些工具是不合情理的。罪犯會使用無人機,就像他們會使用卡車、汽車、船只、飛機和智能手機一樣。把重點放在無人機上只會分散解決實際問題的注意力,同時還會付出很多代價。
2025-07-09 10:17
2025-07-09 10:16
2025-07-08 09:48
2025-07-08 09:47
2025-07-08 09:06
2025-07-07 09:09
2025-07-07 09:08
2025-07-04 08:39
2025-07-04 08:39
2025-07-03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