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了
它(無人機)帶著“火眼金睛”飛過來了
它可不是一般的無人機
它是全國首次開展大壩智能巡檢的無人機
如何及早發(fā)現(xiàn)大型水電水利工程堤壩的安全隱患,一直是個難題。
傳統(tǒng)的人工巡檢危險系數(shù)大,耗費的人力、物力也大,檢測效率并不突出。
無人機
國家電網(wǎng)湖南電科院在全國首次利用無人機開展大壩智能巡查,通過無人機的“火眼金睛”,識別大壩潛在的隱患。
東江大壩是我國第一個雙曲薄拱大壩,非常的宏偉壯觀,高157米,坡度30度,每巡查一次,工作人員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一個周期至少需要三天時間。
今天我們的求真記者珠珠來到了這里,和幾位工程師一起進行人工巡檢,而無人機采用智能巡檢,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大壩的裂縫。
珠珠 VS 無人機
珠珠和幾位工程師一起繞著大壩走了一大圈,用望遠鏡觀察,用錘子敲打,眼睛都看花了,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一處疑似安全隱患的地方。
而無人機僅花了一個小時就把整個大壩巡檢了一遍,并且檢測出來細小如頭發(fā)絲般大的裂縫,用肉眼基本上很難看清。
那無人機是怎么做到的呢?
無人機如何檢測出細小裂縫?
原來,它和普通無人機不一樣,它配置了超高分辨率的攝像頭,相對于一個飛行的顯微鏡,能發(fā)現(xiàn)我們眼睛難以看到的隱患。
無人機拍攝的壩體高清畫面,會通過分析軟件運算分析,自動識別出可疑的裂縫,還可以計算出裂縫具體位置和長寬等數(shù)據(jù)。
這條裂縫大概是0.1毫米左右的寬度,然后長度大概在一米左右。
雖然這個裂縫目前還不足以威脅整個壩體的安全,但是我們已經(jīng)把它列入了風(fēng)險隱患點,加密觀測。
如果大壩壩體上產(chǎn)生了不規(guī)則裂縫,就可能成為威脅大壩安全的風(fēng)險隱患點。
目前,大壩巡查無人機已經(jīng)在鳳灘水電站、黑麋峰抽水蓄能電站等多處大型水電水利工程中投入使用。
2025-09-17 10:55
2025-09-16 09:27
2025-09-12 11:30
2025-09-11 10:41
2025-09-09 10:52
2025-09-04 21:58
2025-08-28 11:13
2025-08-27 14:14
2025-08-26 13:50
2025-08-23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