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你不再打開PC,而是戴上VR頭盔,開始網(wǎng)上生活:來到叫ebay的商店,買了最新的iPhone10,美國賣家Joe表示三天后你就能收到貨;然后你轉身進了“酒吧”,和阿根廷的妹子調情,同時隨意掃了一眼“酒吧”墻壁上正滾動的全球時事;正準備退出的你突然想看看倫敦股市,于是“瞬移”到“交易所”,買了兩只漲勢不錯的股票。摘下頭盔,你還在自己書桌前坐著,老婆在一旁怒目而視,叫你去刷碗。這就是VR,這就是VR帶來的未來“網(wǎng)上”生活。”這是網(wǎng)上一段對VR的完美解釋。
筆者長期注意到:關于無人機與VR的結合關聯(lián),其實在科技浪潮之下早已浸染。
關于無人機的認識,很多人還停留在“牛逼的航模”、“可以用來飛行或者拍照玩具”,仍舊是腦海中的主要印象。相對而言,避障、跟隨目標拍攝、建筑/地型建模還原、結隊隨音樂共舞等等,這些技術對大眾而言很難接觸到,應用在商業(yè)無人機上,雖然正在以驚人的商業(yè)潛力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正在向市場高速邁入。有一種無處話“凄涼”的感覺是:無人機很火,但是只是“火”了少數(shù)一部分人。對大眾而言,無人機能帶來怎樣的體驗和價值,似乎普通消費者的熱情并沒有點燃。
VR技術的引入或將對普通無人機的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意外”體驗和感官,也許這種意外的感官會讓普通的消費者愛上無人機,在三維空間里獲得“自由”和釋放。關于VR技術的應用,就有心理學家利用VR技術,讓參與實驗的志愿者擁有了靈魂出竅的體驗。當我們將同樣的攝像頭放到空中的無人機上時,讓人擁有正在飛行的心理體驗不是難事:戴上VR眼鏡,即是將自己“加載”到無人機上。雖然身體仍然無法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但是心理和感官都“告訴”自己正在飛行。
無人機就是搭載了一個攝像頭,停留在空間的任意位置,出于人類的好奇心和對飛行的向往,而帶來的換個角度看世界的感官體驗。這是一個基本的實際情況和普通消費者的認知。對于初次體驗和嘗鮮者或者具有吸引力,但是當新鮮感覺不再,隨之熱情就消失了。
對于無人機與VR技術的結合,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并沒有太多的意外。對無人機普通消費者說,驚喜和意外的體驗式消費才是能夠吸引他們的地方。而當無人機在不同地方飛行時,帶來的體驗和用戶的喜愛將會是N次方的放大和延續(xù)。
人就是喜新厭舊的。對于VR和無人機的結合,筆者認為仍舊是消費場景的延伸與創(chuàng)造。對于大眾消費來講,光有簡單的航拍是不夠的,還需有其他的消費場景才能讓無人機普遍流行起來,大眾才能夠玩起來。也許,以后一個無人機消費者再拿著一架只有簡單航拍功能的無人機就out了。
2020-10-21 10:08
2020-10-11 11:52
2020-09-16 18:27
2020-09-01 08:21
2020-08-27 16:24
2020-08-13 08:54
2020-08-11 17:29
2020-08-04 16:41
2020-07-27 11:49
2020-07-13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