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無人機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目前市面上已有眾多性能參差不齊的無人機系列產品。 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如何選擇購買成為老大難問題。
一方面消費者本身對消費級無人機技術科普不夠,同時無人機行業(yè)不像汽車和手機等成熟行業(yè)有眾多專業(yè)的評測機構給予消費者指引,從而會導致用戶很難做選擇,甚至會被樣子貨和不實宣傳誤導。
以下我們參照汽車的評測方式(百公里加速、油耗、剎車距離、底盤懸架等每個細項進行對比),消費級無人機我們選擇了大疆、零度和Yuneec的主要產品進行主要功能技術參數(shù)對比,對比項分別為:懸停定位技術、跟隨技術、飛行速度、圖傳技術、避障性能。
懸停定位技術對比
· 懸停定位技術的對比小結
懸停定位技術目前在市面上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基于GPS/Glonass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主要用于在室外空曠無遮擋的條件下定位;
另一種:是在室內無GPS信號、環(huán)境較復雜、衛(wèi)星信號干擾較大、低空定位要求更精準、基于視覺超聲波技術來實現(xiàn)的定位。
換句話說,視覺超聲波定位技術配合通用的GPS衛(wèi)星定位技術,強強聯(lián)手可以滿足多種復雜環(huán)境下使用,所以,這兩項技術的融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跟隨技術對比
· 跟隨技術的對比小結
跟隨技術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基于GPS跟隨和視覺跟隨兩種方式。
基于GPS的跟隨技術,受到GPS定位精度的影響,有相對較大的使用限制,而且需要依靠外置的GPS設備來撲捉跟隨對象的GPS位置信息,比如智能移動設備,帶GPS的遙控器,或者單獨GPS配件等等,也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干擾或遮擋。同時,最主要的是GPS跟隨不夠精準,可以說還是簡單地基于單純功能的實現(xiàn),在實際應用或拍攝的體驗上與視覺跟隨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視覺跟隨功能,是基于更加復雜的圖像識別和處理技術,對于跟隨的目標定位精準,跟隨拍攝時對于目標對象的取景精度高,而且不需要任何GPS設備,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也不易受到地理位置,環(huán)境等影響,選中目標便可以立刻跟隨,使用非常自由且方便。
飛行速度對比
2020-10-21 10:08
2020-10-11 11:52
2020-09-16 18:27
2020-09-01 08:21
2020-08-27 16:24
2020-08-13 08:54
2020-08-11 17:29
2020-08-04 16:41
2020-07-27 11:49
2020-07-13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