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6 年 3 月,大疆推出王牌消費級無人機 Phantom 4,但消費者反應(yīng)一般,并沒能承接在 Phantom 3 的獨霸一方的聲勢。但在半后后,大疆再推出全新無人機 Mavic Pro,卻使整個消費級無人機界別炸了鍋。舊用戶買了 Phantom 4 才幾個月,仍然紛紛加入了換機潮;而一眾無人機界別的對手,也紛紛的亂了陣腳。
Mavic Pro 為什么能帶來 Phantom 4 所不能達到的沖擊?
一字記之曰“小”。
它的小,終于解決了困擾無人機用戶多年的攜帶問題;但它的小,也可能影響到安全和畫質(zhì),讓用戶擔(dān)擾。究竟這臺新一代消費級無人機機皇,能否克服便攜和素質(zhì)的矛盾,成為兩全其美的完美無人機?
小型無人機,一點也不小
上回我們就曾提到,Mavic Pro 設(shè)計十分巧妙,折起后雖然十分細小,但完全打開后的的機身,擁有 335mm 的軸距、8.3 寸的槳葉,在機身形態(tài)上與一般的消費級無人機大致無異。而大疆在 Mavic Pro 上新加入的 FlightAutonomy,在與大疆先前的王牌無人機 Phantom 4 的自穩(wěn)測試?yán)铮ㄏ路揭曨l),不但完全沒有被比下去,甚至可能會略為占優(yōu)。
用戶對 Mavic Pro 的另一最大關(guān)注點是抗風(fēng)能力。盡管 Mavic Pro 的軸距與 Phantom 4 大致相近,但它采用 3S 電池,電壓比 4S 的 Phantom 4 要低,動力輸出理應(yīng)比 Phantom 4 要小,再加上槳葉也比 Phantom 4 短了 1 寸,所以 Mavic Pro 的抗風(fēng)力會理應(yīng)比 Phantom 4 要差一點。
在實際測試?yán)铮ㄉ戏揭曨l末段),我們嘗試在 Mavic Pro 懸停時用手拍打機身(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確感覺到它的動力輸出,并沒有 Phantom 4 的堅實。
出乎意料的抗風(fēng)
可是,Odin 亦三度把 Mavic Pro 飛到 500 米的高空(危險動作,請勿模仿),而其中一次還是在臺風(fēng)剛過(平均風(fēng)速高達每小時 20 公里)之時,在一個約有 70 米高的無人山頭,在 400-500 米的高度上持續(xù)飛了接近 1 公里。盡管大疆的無人機應(yīng)用程式 DJI Go 幾度發(fā)出風(fēng)速警告,但我們?nèi)匀粵]明顯感覺到 Mavic Pro 的飛行規(guī)跡有任何異常。
愛范兒主筆 Odin 認(rèn)為,Mavic Pro 的實際抗風(fēng)力,并沒有比 Phantom 4 明顯要差,估計是 Mavic Pro 采用前置云臺,使機身高度大幅減少,不但減低了風(fēng)阻,也縮短了機體重心。所以,即使 Mavic Pro 在面對強風(fēng)時,也不會像 Phantom 4 一樣的吃風(fēng)而導(dǎo)致重心不穩(wěn)。
小無人機也可以飛很遠
Mavic Pro 的另一項提升,是全新的 OcuSync 實時圖像傳送技術(shù)。
大疆在 2014 年推出的 Lightbridge 技術(shù),能把最遠 5 公里遠的畫面,從無人機實時傳送到你手上的屏幕上。這個把競爭對手輾壓的黑科技,即使是 2016 年的今天,仍然繼續(xù)輾壓對手。不料,這回大疆還繼續(xù)把這個妖怪級別的黑科技再次升級。
但在在中高干擾的環(huán)境實際,舊款的 Phantom 3(Lighbridge 圖傳)與新款的 Mavic Pro (OcuSync 圖傳)同樣只能飛 2 公里左右,OcuSync 沒有明顯比 Lightbridge 能飛更遠。愛范兒也曾進一步在郊區(qū)進行低干擾實測,飛了 4.4 公里(上圖)后,雖然實時圖傳仍然很流暢,但考慮到電力只剩下 60%,只能無奈回航。
可是,朋友在 Odin 飛完 Mavic Pro 后,也把去年舊款的 Phantom 3 飛往同一路線,他膽子比較大(危險動作,切勿模仿),飛了 6 公里后才因為擔(dān)心續(xù)航力而回航。
更強的圖傳黑科技
事實上,使用 Lightbridge 圖傳技術(shù)的 Phantom 4,盡管宣聲最大圖傳距離只有 5 公里,但一直有不少熊孩子屢次挑戰(zhàn) 7 公里或以上,那代表舊款 Lightbridge 技術(shù)也能夠飛 7 公里。即使 Mavic Pro 的圖傳真的在低干擾下飛得比 Phantom 4 要遠,但以其 27 分鐘的續(xù)航力,要突破 7 公里的結(jié)果,可能就是一去不回。
簡言之,Mavic Pro 沒有明顯能比 Phantom 4 飛得更遠。
但這代表 OcuSync 沒有比 Lightbridge 更先進嗎?不是。首先,即使 Mavic Pro 的圖傳距離沒有比 Phantom 4 要遠,但只要考慮到 Mavic Pro 的遙控器 Phantom 4 的遙控器小了、輕便了,這里很可能是 OcuSync 圖傳技術(shù)的功勞。
除此之外,OcuSync 也使 Mavic Pro 增添了 1080p 全高清實時圖傳功能。雖然這個 1080p 的全高清實時圖傳只能在信號良好時使用,當(dāng)距離太遠、信號不好就會自動切換到 720p 圖傳;但要知道大疆的 DJI Goggles 這種頭戴式顯示器,由于眼睛與顯示器的距離極近,如果不是有 OcuSync 帶來的 1080p 畫質(zhì),頭戴式顯示器的沉浸感將會大打折扣。
最強室內(nèi)無人機
誠然,大疆的野心并不止于此。Mavic Pro 除了是想做一臺強大的航拍機,它也想同時做一臺把對手趕盡殺絕的自拍無人機。故此,它為 Mavic Pro 加入了大量的新功能,讓它有著強大的自拍能力。如果說 Mavic Pro 作為一臺自拍無人機的最大殺著,是它在室內(nèi)的飛行能力。
眾所周知,無人機能夠自穩(wěn),很大程度是因為它透過 GPS 定位進行自穩(wěn)。但如果無人機在室內(nèi)沒有 GPS 的環(huán)境,就會變得很不穩(wěn)定。即使后來法國公司 Parrot,為無人機引入了基于光流感(超聲波 + 機底攝像鏡頭)的定位系統(tǒng),但穩(wěn)定度仍然不能與 GPS 自穩(wěn)相比。
但 Mavic Pro 除了使用傳統(tǒng)光流感定位,更同時加入 Phantom 4 的機底雙目鏡頭和前方的雙目自動避障系統(tǒng),組合成“視覺定位系統(tǒng)” (Vision Positioning System, VPS),室內(nèi)穩(wěn)定度不單輾壓 Phantom 4(下方視頻),而且更比目前任何無人機在室外的表現(xiàn)要好,可以算是目前最強的室內(nèi)無人機。
另外 Mavic Pro 還有兩個適合室內(nèi)的特性,包括了 新加入的“三腳架模式”,讓用戶以極低速控制無人機,更適合在相對狹小的室內(nèi)空間,微調(diào)無人機的航道。另外,Mavic Pro 的噪音更低,愛范兒在室內(nèi)空曠環(huán)境下的測試?yán)?,其飛行噪音比 Phantom 4 低了約 10%(平均低 8-10 分貝),甚至比一些小型自拍無人機還要低。
但是,考慮到 Mavic Pro 的 335mm 軸距、8.3 寸的槳葉,其四個槳葉在飛行時所帶來的威脅仍然巨大;即使它在室內(nèi)真的很穩(wěn)定、很安靜,但這個尺寸的無人機真的要在狹小的室內(nèi)飛行,仍然存在一定風(fēng)險。
首度以智能手機操作
除此之外,大疆為了把 Mavic Pro 這臺“航拍機”打造成自拍無人機,無所不用其極,當(dāng)中就包括了豎直拍攝,讓無人機首次可以拍攝人像用的 Portrait 方向照片。
除此之外,大疆更首次引入智能手機操作無人機。
法國 Parrot 首度利用智能手機操作后無人機后,不少無人機公司都很愛以智能手機操作為賣點;什么阿凡達體感操作,看起來好像很直觀、很吸引新手,但是大疆一直對此不太感冒。無他,智能手機的 WiFi 本身并非為遠距離連接而設(shè),所以當(dāng)無人機飛遠時特別容易斷線;而且,智能手機操作貌似直觀,但當(dāng)你想認(rèn)真飛行,就會發(fā)現(xiàn)體感操作,其實很難實現(xiàn)精準(zhǔn)而復(fù)雜的飛行路線。
偏偏,大疆這回居然首度加入智能手機操作?但是,大疆還真的是大疆。Mavic Pro 可以從遙控器或手機兩者之間切換;但如果用手機操作,最大飛行距離被軟件鎖定在 50 米高、80 米遠,就不要想 7 公里了 。
不過,即使 Mavic Pro 被軟件鎖定了距離,但實際上 Odin 用 iPhone 6s 操作不少無人機,往往在中高干擾環(huán)境下就 10 多米就已經(jīng)卡得不得了,但 Mavic Pro 同樣在中高干擾的環(huán)境(上圖),飛到鎖定的最大距離,圖傳只有小卡而已,連接仍然是穩(wěn)穩(wěn)的。
智能自拍技術(shù)
問題是大疆再強大也好,也改變不了手機難以精準(zhǔn)操作的困境。故此,大疆更加強了 Mavic Pro 原有的視覺跟隨 (Active Tracking) 能力,加入各種解放雙手的新功能,包括了地形跟隨、平行模式和手勢模式等。
愛范兒早前在 Phantom 4 的評測里,曾高度評價大疆的視覺跟隨技術(shù),認(rèn)為它是“一項十分革命性的技術(shù),其功能和可靠性也是一眾無人機當(dāng)中最好的”。而 Mavic Pro 在我們的實測里一樣可靠,但唯一的問題其實不是技術(shù),而是鏡頭。
由于視覺跟隨很依賴鏡頭來鎖定拍攝對像,但 Mavic Pro 改用了視野相對較窄的 78 度廣角鏡頭,取景范圍窄了,相比起 Phantom 4 來說更易跟丟了拍攝對象。特別是快速穿過無人機的下方時,基本上必定跟丟。
另一個被外界關(guān)注的智能技術(shù)是手勢模式。Mavic Pro 并不是第一個采用手勢識別技術(shù)的無人機,但不能不說包括 Mavic Pro 在內(nèi)的手勢識別體驗,仍然有點雞肋。這也不是技術(shù)的問題,Mavic Pro 的辨識能力算是不錯,一般 3 次里就有差不多 2 次能成功。
無疑,手勢操作拍照雖然直觀,但問題是 Mavic Pro 只能透過燈號顯示,指示十分不清晰;當(dāng)很直觀的操作方式,碰上很不直觀的界面,非熟手的用戶很難知道無人機什么時候可以拍攝、或者是否拍攝成功。
小相機,大爭議
最后,大疆致力把 Mavic Pro 裝備成一臺自拍無人機的最大決心、也是最大爭議來源,就是鏡頭焦距。
由于 Mavic 的鏡頭如此嬌小,最初就有傳言指大疆會為了體積會犧牲了畫質(zhì)。后來,外國網(wǎng)紅 CaseyNeistat 在拿到機器后發(fā)了一則視頻,比較 Mavic Pro 和 Phantom 4 的畫質(zhì),然后發(fā)現(xiàn) Mavic Pro 的畫質(zhì)差得不得了。
后來,大家才留意到原來 Mavic Pro 由以往消費級無人機常用的泛焦鏡頭(無限遠焦距),改為自動對焦鏡頭。不過,用戶必須要先在應(yīng)用上先點一下,然后相機才會開始自動對焦,否則相機就對不了焦,畫面就會完全糊掉(上圖)。
由于不少評測者太習(xí)慣以往的航拍機習(xí)慣,并沒有留意對焦設(shè)計的改變;最初惹來不少負(fù)評,后來當(dāng)評測者留意到這點后,爭議就已經(jīng)爆發(fā)了。事實上包括 Odin 在內(nèi)的不少評測者,就偶爾忘了按好對焦就直接起飛,結(jié)果枉飛一段航程。
自動對焦鏡頭研究
為什么大疆就要冒著讓大家枉飛的風(fēng)險,而不直接采用經(jīng)常使用的無限遠泛焦?
答案就是要兼顧自拍,自動對焦鏡頭研究。
先前愛范兒在一些自拍無人機的評測就已經(jīng)提到,大部份的消費級無人機都不能自動對焦,只能以“無限遠”的焦距來拍照,反而使人像的銳度變得較差。而大疆為了同時兼顧航拍和自拍而用上了自動對焦鏡頭,讓 Mavic Pro 能在航拍場景變成無限遠焦距,但自拍場景又能準(zhǔn)確對焦。
愛范兒也再次實測了 Mavic Pro 的自動對焦能力:在航拍情況下只要做好對焦,畫質(zhì)還是可以的。而在自拍場境的線條也相對地銳利。(下圖)
由于 Mavic Pro 擁有消費級航拍機罕見的 F2.2 光圈鏡頭,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焦點的不同更容易確會產(chǎn)生若干程度的虛化。以上圖兩圖就是我們分別把焦點對在不同的位置,已經(jīng)很明顯見到清晰度頗為明顯的改變。雖然說 Mavic Pro 的相機感光元件不大,不可能做出美美的淺景深效果,但直接用無限遠對在人臉上、或是把焦距落在人臉上,都會對畫質(zhì)銳度有所影響。
不過,很多人看過 Mavic Pro 的視頻后,都表示 Mavic Pro 相機畫質(zhì)可以接受,但成像的銳利程度仍然不及 Phantom 4。究竟會否是對焦算法仍然不夠成熟?目前還不能肯定。
不同的畫質(zhì)調(diào)校
但有一點肯定的是,根據(jù)大疆官網(wǎng)的數(shù)據(jù),Mavic 的相機沒有因為體積關(guān)系而變得差,其相機規(guī)格與 Phantom 4 相若,皆為 1200 萬像素的 1/2.3” 的 CMOS 感光元件,只有鏡頭不同了:
Phantom 用的是視角更廣的 94 度鏡頭,F(xiàn)2.8 光圈;
Mavic Pro 用的是視角較窄的 78 度鏡頭,但用采光率更佳的 F2.2 光圈;
那為什么 Mavic Pro 看起來銳度比較低?有趣的是,Mavic Pro 低光成像反而比 Phantom 4 遠為銳利(下方視頻)。由于 Phantom 4 的光圈較小,所以夜拍能力較弱、噪點較多,使大疆在成像時更多的利用軟件修正,為成像添加“味精”。但 Mavic Pro 的光圈較大、所以它在夜拍時噪點較少,也不需要太多的后期來降噪,使其視頻銳度遠比 Phantom 要佳。
而在日間呢?光看畫面的話,的確會發(fā)現(xiàn) Mavic Pro 的畫質(zhì)不夠銳利,但只放大一看(上方視頻),就會見到 Phantom 4 的銳利,更大程度上是軟件進行即時處理的結(jié)果,雖然看起來比較討好,但影像的細節(jié)遠不及 Mavic 豐富。Mavic Pro 的視角比較窄,每個細節(jié)能占更多的感光元件尺寸,加上后期制作幅度較少,使它更能保留更豐富的細節(jié)。
相機的弱點
除了備受爭議的銳度問題,Mavic Pro 在拍攝上的最大缺點,主要有三點。
第一,Mavic Pro 的視視角相對較窄(與 iPhone 7 相若),景色的震憾感比沒 Phantom 4 的要強;不過,這并不完全是缺點:它也不會像 Phantom 4 一樣老是把螺旋槳轉(zhuǎn)動的陰影也拍入畫面,使畫質(zhì)更干凈。
第二,Mavic Pro 的相機雖然相對 Phantom 4 來說后制情況較低,但白平衡調(diào)得十分濃烈,很多時都會有偏紅、偏紫的情況。
最后,Mavic Pro 采用了大疆史上最小型的云臺,雖然使它的體積大減,但換來的是云臺并不如 Phantom 的可靠。在當(dāng)在飛行時拍制視頻,只要動作太突然、或是遇上陣風(fēng),也會導(dǎo)致 Mavic Pro 的云臺出現(xiàn)輕微的抖動。雖然這些抖動并不嚴(yán)重,但由于抖動不時發(fā)生,仍然會對視頻的觀感帶來一定的影響。
最強的消費級無人機,沒有之一
作為消費級航拍機來說,Mavic Pro 的穩(wěn)定性、抗風(fēng)力、續(xù)航力和拍照能力依舊出色,但更輕便的設(shè)計,絕對是遠足郊游、出國旅游的必然之處。但作為自拍無人機來說,盡管它的功能十分強大,但打開后仍然偌大的體積、偌大的螺旋槳,仍然在自拍場景里為用戶帶來不少壓力,而且。
但排除了自拍的因素,我們預(yù)期 Mavic Pro 會為無人機市場帶來更大的沖擊。
除了 Mavic Pro 本身質(zhì)素極高之外,只要考慮到它的名字上冠以 “Pro” 之名義,大家就會預(yù)期 Mavic 將很可能有一臺沒那么 Pro 的版本。試想想,未來可能有一臺使用 Lightbridge 或 WiFi 圖傳的低配版 Mavic,沖擊 3000-4000 元人民幣以下的市場,那將會對 2000-3000 元自拍無人機市場帶來怎樣的沖擊?
而我們亦預(yù)期未來 Phantom 4 也會同時升級為 OcuSync 圖傳、FlightAutonomy 系統(tǒng)、以及 F2.2 光圈鏡頭,而原有的一批舊款 Phantom 4 也很可能減價出售……
簡言之,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看,Mavic Pro 這臺小型無人機,將可能成為大疆大開殺戒的終極兵器。
如果說大疆 CEO 汪滔最滿意的消費級無人機是 Phantom 4,那愛范兒主筆 Odin 認(rèn)為:Mavic Pro 也許仍然不是最完美的無人機,但肯定是消費者最滿意的消費級無人機、也會是競爭對手最頭痛的無人機,沒有之一。
優(yōu)點:
極度便攜,但功能不減;
同時擁有強大的自拍及航拍功能;
價格相比 Phantom 4 更便宜。
缺點:
在自拍場景里,體積仍然較大;
畫質(zhì)不夠銳利,容易走焦;
圖傳距離沒有明顯提升(雖然仍然很強大)。
誰人應(yīng)該買?
經(jīng)常遠足、旅行的航拍愛好者;
經(jīng)常需要在空曠室內(nèi)拍攝的攝影師;
經(jīng)常出勤的記者;
誰人不應(yīng)該買?
對畫質(zhì)有要求的用戶,買 Inspire 1 才是最佳的選擇;
想要在人群里放無人機的人(好像不應(yīng)該有這種人?)
2021-07-30 09:11
2021-04-02 07:46
2021-03-18 07:26
2021-03-11 16:09
2020-01-20 15:46
2019-05-25 10:34
2019-05-17 09:34
2019-05-07 16:33
2019-02-23 08:35
2018-09-26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