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空安靜了不少,2017一紙無人機管制規(guī)定對民用無人飛行器進行了肅清,250克的標準讓很多超重飛行器趴了窩。然而這份規(guī)定也促進了無人機向輕量化發(fā)展,因為只要低于250克的無人機就可以免實名登記飛行,那么低于250克的無人機體驗如何?剛好入手了一架ID口袋無人機,重量70克,超輕量級選手,下面就來分享它的首航體驗。
外觀
ID口袋無人機的機身四翼可折疊,這也是它在外觀結構設計上的一大特色,機身搭載2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2.4Ghz WIFI信道,可操控距離在50米左右。具備流媒體無線傳輸功能,手機端可以實時監(jiān)控并錄像,還支持手機遙控,內置六軸陀螺儀穩(wěn)定器,氣壓定高。
電池與機身采用了分體設計,機外充電,單顆容量350mAh,理論續(xù)航10分鐘。充電麻煩了一點,不過這種可更換電池的好處就是電池數(shù)量決定續(xù)航時間,多備幾塊電池飛個夠,而且電池可以接插充電器后利用充電寶充電。這種電池的價格也很便宜,相對于大飛機動則幾百元的電池,小飛機自有小的好處。
號稱口袋無人機并非無中生有,折疊后的無人機只有6CM直徑,高14.5CM,為了隨身便攜,用口袋收納很方便??诖且豢钭o目鏡的收納袋,尺寸剛好,建議廠家可以通過定制為用戶提供這一配件,讓口袋無人機更加名副其實。
3秒完成機翼展開,機翼根部有限位槽,向下掰到一定位置用鎖扣固定即可,不用手工調平,內置的六軸陀螺儀穩(wěn)定器自會糾正輕度的水平的偏差。
展開后的機身寬度為23CM,此時無人機外形畢露,四軸各占一方。機身扁平,展開高度只有3.2CM,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在飛行中的側面風力,保證懸停的穩(wěn)定性。感嘆如此窄小的機頭部位還搭載有全套遙控電路板和一個200萬像素的攝像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的就是各種魔法般的展現(xiàn)。
外有防護臂保護螺旋槳,配合驅動電路的驟停保護功能。當遇到螺旋槳打到較大異物迫使螺旋槳停止轉動,電機會立即停轉保護,可以避免進一步的擴大傷害,也能防止螺旋槳的持續(xù)自損,減少螺旋槳斷裂的危險。如果有螺旋槳損壞的情況,可用自帶的小螺絲刀對螺旋槳進行更換,無技術難度,只要拆卸安裝一顆螺絲就能完成。
攝像頭前端鏡頭可以輕微的上下左右轉動,如果要改變攝像角度需要在航拍前進行手工調整,雖說鏡頭素質與大型無人機不能相提并論,在手機動則上千萬像素的攝像頭中也不值一提,但攝像頭的搭載讓飛行有了廣泛用途,學習如何用無人機視角拍照、攝像、創(chuàng)作,或者用來做大型無人機的初階教學工具。
ID口袋無人機的耐用性值得一提,可在飛至十幾米的高空停車墜落而毫發(fā)無損,不過同很多無人機一樣,ID口袋無人機并不是防水設計。機身雖擁有防摔的外殼,但機身的散熱孔、裸露的電機讓它對水尤為敏感,這點在室外放飛時要注意。
細細銀色的金屬線便是2.4GHz天線,2.4GHz這個頻段被應用的較多,傳輸距離受發(fā)射端功率控制。這款ID口袋無人機的遙控距離可達50米,飛行最遠距離達到了在空曠地帶目力的極限,作為一款寬度只有23.5CM的輕量飛行器,50米的距離還可以目測飛行姿態(tài),及時糾正飛行器的飛行姿態(tài)讓其安全返航,不然飛出去找不回來就悲催了。
每個機翼的底部在開啟電源后都有一個高亮的led燈,兩紅兩藍的強光在晚間飛行也是一道精彩的星空夜色!
功能體驗
手柄遙控,手柄是2.4GHz的專用遙控器,功能豐富,機身除了油門和方向桿,還設有一鍵起飛、一鍵返航、拍照、攝像、檔位調整和緊急停車、翻滾鍵。上端還有手機放置架,在手機端安裝專用APP后可以用手機屏當做飛行視角顯示屏,實時傳輸圖像,還可以錄像、拍照,顏值甚高,功能拉風。
手機遙控,ID口袋無人機的遙控方式有兩種,除了傳統(tǒng)的手柄操控,還可以使用手機操控。手機APP控制界面簡單易懂,上手快,其APP端的重力感應控制更是別出心裁。不過手機因為沒有機械控制桿導致操控手感不如手柄靈敏細微,但可以作為備用遙控器使用,功能也不差,而且便攜性更高,出門帶著口袋飛行器和手機就夠了。
需要注意的是手機遙控有個BUG,操控過程中要祈禱別有電話打進來,不然錄像肯定丟失,飛行也有可能失控。這也是使用手機遙控的一個弊端,解決方法就是用閑置手機會好很多,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中斷干擾。
ID口袋無人機的自重只有70克,可在室外二級風中穩(wěn)定飛行,只是偶爾突如其來的一陣大風會造成飛機失控,但只要及時的糾正飛行姿態(tài),保持正常的控制距離,通常都是有驚無險,還可以增加一些飛行刺激。
承重飛行,ID口袋無人機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用了七枚一角錢硬幣做測試,這七枚硬幣重約31克,掛載后的ID口袋無人機可以正常的起飛和飛行姿態(tài)調整,具備掛載的實用性。31克看似無足輕重,其實放在手里也有重手感,相當于半顆雞蛋,載重飛行對于小型無人機來說是個有趣的應用,可以做游戲,也可以發(fā)展為實際用途。
升空能力,ID口袋無人機有較強勁的升空能力,可輕松升至大概是20米左右的六層居民樓樓頂,不過攀升到此為止,繼續(xù)推動油門也是無動于衷。先前以為能達到50米極限,經(jīng)過咨詢廠家得知在升高方面做了限制,后期可以通過軟件解鎖。
實際測試升至20米高空后明顯感覺飛機的控制有點力不從心,即使地面無風也能感到口袋無人機在高空受到風力干擾,不止有擺動,還有轉動,很容易失去方向感,這也是輕量飛行器在室外飛行的無奈之處。
一鍵降落,降落過程非常輕松,油門拉到最低,或者干脆使用一鍵降落,不需要技術操控,ID口袋無人機會自動調整降落時的動力輸出,當平穩(wěn)降落后電機會自動的逐漸停轉,整個降落過程仿佛航模老手操控,平滑穩(wěn)定,行云流水。
航拍,ID口袋無人機搭載200萬像素攝像頭,拍攝視頻的格式為AVI,視頻尺寸640x480,鏡頭無廣角,拍攝的視頻質量與大型無人機動則1080P、4K的拍照能力不能相提并論,所以不要抱有超級性價比的想法。這款無人機的畫面質量是可以接受的程度,顏色還原較為真實,畫面清晰不變形,圖像回傳很給力,看監(jiān)控居然沒有丟幀,回看的視頻也很流暢。
摔機,都說高手伴隨著無數(shù)次炸機慢慢成長,可炸機對于ID口袋無人機來說好像有點困難,升到10余米高空后用急停功能導致飛行器墜落,可以看到ID口袋無人機落地后居然毫發(fā)無損的轉瞬飛起,所有功能不受影響。尋常無人機的炸機高度對于ID口袋無人只是摔機程度,這個產(chǎn)品優(yōu)點對手殘的菜鳥來說適合練手,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損失。
氣壓定高,氣壓定高是個很棒的功能,在飛行中的感受就是無人機永遠不會墜落,擁有了形似反重力懸浮的能力,有了氣壓定高的ID口袋無人機用“來去自如”形容它的靈活很貼切。
比如在直線飛行時不用擔心飛行器的高度問題,它不會忽上忽下的飄忽不定,松開油門就固定在當前的高度飛行。這個功能可以說是把3D空間飛行變成了2D界面的平滑移動,很大程度降低了操控難度,讓炸機遠離ID口袋無人機。
智能平衡,如果飛行半路撞上障礙物導致螺旋槳轉動受阻,ID口袋無人機會在失去平衡的短時間內自動調整四軸動力輸出,直至飛行姿態(tài)平穩(wěn)。如果單個螺旋槳受阻停止轉動,無人機會保護性的立即進入待機狀態(tài),避免問題的進一步擴大。
花樣應用,穩(wěn)定的飛行能力可以讓ID口袋無人機從狹窄的汽車天窗升空,也許平時堵車的時候放出去看看現(xiàn)場路況。當然,看堵車這屬于筆者的個人想法,從天窗放飛容易,回收操作難度很大,受視角范圍、風力等諸多因素影響回收成功率非常小。如果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室外的原地起飛再降落,筆者的操控水平只能達到室內飛回原點,建議使用遙控手柄操作,可以有更好的飛行效果。
除了一些常規(guī)操作,ID口袋無人機還可以做出航模老手才會玩的特技翻滾動作。使用專用遙控手柄和手機APP都可以實現(xiàn),具體操作是先按翻滾鍵,隨后在前后左右任意一個方向控制一下,ID口袋無人機便可以向這個方向翻滾。翻滾過程有電機突然增大輸出功率,會伴隨有迅猛的螺旋漿風噪,這個動作幾乎是在眨眼之間完成,干凈利落。
最后一個花樣玩法就是利用VR頭盔體驗飛行的第一視角,方法是打開手機APP連接ID口袋無人機,點擊右上角的齒輪,選擇VR,此時手機屏幕為分屏顯示,將手機裝入VR頭盔后用遙控手柄啟動無人機即可體驗飛行視角。初次體驗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尤其是屏幕上景物切換過快的時候,會失去方向感,變得頭暈目眩。在室外的寬闊地帶會好一些,不過隨著風力干擾,屏幕會出現(xiàn)抖動,降低體驗感受??偟膩碚fVR功能可以讓新手嘗鮮,老手可直接在現(xiàn)實世界中飛行,享受翱翔天空的自由和刺激。
總結
ID口袋無人機做工精細,結構設計合理,折疊后小巧攜帶。功能豐富,有攝像實時回傳、錄像、VR等視頻功能。操控簡單,程序集成度較高,比如氣壓定高、自定義軌跡飛行、一鍵起飛、降落、返航、翻滾等自動化程序動作大大降低了無人機操作門檻。
優(yōu)點:
1.耐撞耐摔抗炸機,適合新手。
2.遙控手柄和手機兩種遙控方式,手柄操控靈敏細膩,手機遙控更便攜。
3.動力強勁,可掛載30克左右的重物。
4.穩(wěn)定的氣壓定高功能,飛行穩(wěn)定,操控省心省力。
5.單節(jié)電池續(xù)航10分鐘,可通過換電池增加體驗時間。
有待提高的地方:
1.鏡頭無廣角,VR視覺范圍受限。
2.電池采用接插件,建議使用簧片方式,充電、安裝都方便。
最后
雖說ID口袋無人機因為重量原因不具備大型無人機強悍的室外飛行能力,但其功能和操控方式卻有相似之處,ID口袋無人機可以作為無人機初學者的教練機,也可以是娛樂中的四軸飛行器,還能體驗初級VR無人機的自由穿梭,總的來說ID口袋無人機產(chǎn)品定位偏向普及而非專業(yè)航拍,它是一款注重可玩性,更適合多數(shù)人嘗鮮的無人機。
2021-07-30 09:11
2021-04-02 07:46
2021-03-18 07:26
2021-03-11 16:09
2020-01-20 15:46
2019-05-25 10:34
2019-05-17 09:34
2019-05-07 16:33
2019-02-23 08:35
2018-09-26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