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最大的衛(wèi)星泰坦(泰坦),又名土衛(wèi)六,是土星衛(wèi)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wèi)星。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和地球十分相似,它除了有濃密的大氣層,表面亦有穩(wěn)定液體流動,或含有依賴于不同化學物質(zhì)的生命形態(tài)。
據(jù)“每日郵報”6月28日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宣布,將在2026年把一架名為“蜻蜓號”(蜻蜓)的無人機,送到距太陽14億公里的泰坦,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
泰坦雖然是衛(wèi)星,但卻和太陽系其他衛(wèi)星不太一樣。相反地,泰坦的構(gòu)造及大氣成分與早期地球極為相似,大氣層十分濃厚。我們從太空中幾乎看不到它表面的樣子,因為它總是霧蒙蒙的。似乎它和地球一樣有山川,河流,湖泊,海洋,云雨。因此科學家高度懷疑泰坦也有生命體,只不過地球的生命以水為基礎,而那里的生命以液態(tài)甲烷為基礎,這種環(huán)境會造出什么奇特的物種?
迄今為止,NASA新疆界計劃(New Frontiers Program)已執(zhí)行3個科學任務,相信天文愛好者都耳熟能詳,第一個為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第二個為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朱諾),第三個為歐西里斯號(OSIRIS-REX)。
現(xiàn)在,新疆界計劃的第四個任務,確認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提出的無人太空飛行器蜻蜓號(蜻蜓)拿下,它將登陸土衛(wèi)六以尋找適合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蜻蜓號預計重約300公斤,機身上下各配備4個旋翼。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在2026年由火箭搭載升空,預計于2034年登陸泰坦,降落于赤道附近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沙丘地區(qū),然后進行為期至少2。7年的探索任務。
至于蜻蜓號為什么不像火星車或月球車那樣,直接設計成在地表行走的車輛?
這是由于泰坦表面多為液態(tài)碳氫化合物構(gòu)成的湖泊,海洋,以及「有機雪」構(gòu)成的沙丘,不適合輪式或履帶式車輛行走;幸運的是,泰坦的大氣比地球大氣還要濃密,表面壓力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1.45倍,大氣總重量為地球大氣的1.19倍,大氣密度比地球大氣的4倍,這代表在泰坦飛行比地球還容易,因此NASA決定將蜻蜓號設計成四旋翼飛行器。
此外,從地球發(fā)向泰坦的信號會延遲43分鐘,加上泰坦表面溫度僅零下179℃,也因此蜻蜓號的設計比一般無人探測器還要復雜許多,科學家必須開發(fā)一種先進導航系統(tǒng),讓飛行器在飛行和著陸時可以自主辨識危險,而不是傻傻等地球發(fā)送指令。
雖然還要等個十年,但我們終于可以揭開泰坦星的真實面貌,拭目以待吧!
2025-08-26 13:48
2025-08-21 12:57
2025-08-19 12:55
2025-08-11 22:18
2025-08-09 13:51
2025-08-08 09:59
2025-08-08 09:57
2025-08-07 09:35
2025-08-05 16:54
2025-08-05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