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方面,2005年之后四旋翼飛行器繼續(xù)快速發(fā)展,更多的學術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多旋翼,并搭建自己的四旋翼。
之前一直被各種技術瓶頸限制住的多旋翼飛行器系統(tǒng)瞬間被炒得火熱,大家驚喜地發(fā)現(xiàn)居然有這樣一種小巧、穩(wěn)定、可垂直起降、機械結構簡單的飛行器的存在。一時間研究者蜂擁而至,紛紛開始多旋翼飛行器的研發(fā)和使用。而國內的愛好者也紛紛研究,并開設論壇。雖然多旋翼的算法易懂,但組裝一架多旋翼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早期研究階段,科研人員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了飛行器的組裝調試環(huán)節(jié)。然而,有能力開發(fā)工藝的人往往缺乏對飛控的深入了解,一般只是復現(xiàn)國外的技術,談不上進一步對系統(tǒng)進行改進。當時既掌握飛控技術又精通多旋翼工藝的經常是那些原來從事固定翼或直升機飛控的公司。德國Microdrones雖然較早地推出產品,但是工業(yè)級的四旋翼的價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簡直是遙不可及。除此之外,消費級的Draganflyer 四旋翼之所以沒有推廣是因為其操控性及娛樂性不強(智能手機或平版電腦還尚未普及)、二次開發(fā)能力弱以及銷售渠道窄(當時電商網絡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
復興期:2010年至2013年
經過6年努力(2004年至2010年),法國Parrot公司于2010年推出消費級的AR.Drone四旋翼玩具,從而開啟了多旋翼消費的新時代。AR.Drone四旋翼在玩具市場非常成功,它的技術和理念也十分領先。
2020-10-21 10:08
2020-10-11 11:52
2020-09-16 18:27
2020-09-01 08:21
2020-08-27 16:24
2020-08-13 08:54
2020-08-11 17:29
2020-08-04 16:41
2020-07-27 11:49
2020-07-13 12:06